化疗有什么副作用
化疗常见的副作用主要有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肝肾功能损伤、神经毒性等。化疗药物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影响,不同药物组合和个体差异会导致副作用表现不同。
1、骨髓抑制
化疗药物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会增加感染风险,血小板减少可能引发出血倾向,贫血则会导致乏力。定期监测血常规很重要,严重时需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等升白药物,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或红细胞。
2、消化道反应
多数化疗药物会刺激胃肠黏膜,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化疗前可使用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等止吐药物预防,饮食上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腹泻严重时可服用蒙脱石散,便秘时适当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
3、脱发
化疗药物会影响毛囊细胞分裂,通常在治疗2-3周后开始脱发,常见于紫杉醇类、蒽环类药物。脱发多为暂时性,治疗结束后3-6个月会逐渐再生。建议提前剪短头发,使用温和洗发产品,佩戴帽子或假发保护头皮。
4、肝肾功能损伤
部分化疗药物需经肝肾代谢,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黄疸或肌酐上升。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适当多饮水促进排泄。肝功能异常时可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保肝药物。
5、神经毒性
奥沙利铂等药物可能引起外周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脚麻木、刺痛或感觉异常。症状通常在用药后数天内出现,寒冷可能加重症状。可服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避免接触冷刺激,严重时需调整化疗方案。
化疗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注意口腔清洁预防溃疡,适当活动预防静脉血栓。所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出现发热、严重呕吐或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结束后多数副作用会逐渐缓解,定期复查有助于评估身体恢复情况。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脑肿瘤是颅内肿瘤吗?
- 2 怎么清楚哪些是肿瘤哪些不是?
- 3 肿瘤是怎么形成的?
- 4 肿瘤是怎样形成的呢?
- 5 肿瘤是如何形成的?
- 6 肿瘤是怎样形成的呢
- 7 肿瘤如何引起的
- 8 什么是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