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怎样治疗
心律不齐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术、植入心脏起搏器、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心律不齐通常由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先天性心脏病、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调整
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避免熬夜及情绪激动。每日监测心率,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或瑜伽。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
2、药物治疗
盐酸胺碘酮片用于快速性心律失常,普罗帕酮片适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可控制房颤心室率。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心电图。
3、导管消融术
通过射频能量消除异常电信号通路,适用于阵发性室上速、房颤等。术前需完成心脏电生理检查,术后抗凝治疗3个月。
4、植入心脏起搏器
治疗严重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双腔起搏器可模拟正常心电传导。需避免强磁场环境,每半年检测电池容量。
5、外科手术
迷宫手术用于药物难治性房颤,需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搭桥术同期可处理冠心病相关心律失常。
日常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摄钾量维持在2000-4000毫克。可进行太极拳等舒缓运动,避免竞技性体育活动。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出现心悸伴晕厥或胸痛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