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和骨性关节炎的区别
骨质增生和骨性关节炎是两种不同的骨骼疾病,骨质增生是骨骼边缘的异常增生,骨性关节炎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两者的区别主要有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好发部位、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等。
1、发病机制
骨质增生是骨骼对长期机械刺激产生的适应性改变,表现为骨边缘形成骨刺。骨性关节炎是关节软骨因磨损、老化导致的退行性病变,伴随滑膜炎症反应。
2、症状表现
骨质增生可能无症状或仅有局部压痛,严重时可压迫神经引起放射痛。骨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晨僵时间通常不超过30分钟。
3、好发部位
骨质增生好发于脊柱、跟骨等承重部位。骨性关节炎多见于膝关节、髋关节、手指远端指间关节等活动频繁的关节。
4、影像学特征
X线检查中骨质增生显示为骨边缘尖锐的骨赘形成。骨性关节炎可见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硬化、骨赘形成等特征性改变。
5、治疗方法
骨质增生无症状时不需治疗,症状明显可采用物理治疗或局部封闭。骨性关节炎需综合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严重时行关节置换术。
对于骨质增生和骨性关节炎患者,建议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度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注意关节保暖,均衡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关节软骨的药物如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出现持续关节疼痛或活动障碍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