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的症状
肠炎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发热、恶心呕吐、里急后重等。肠炎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药物刺激、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1、腹痛
腹痛是肠炎的常见症状,多表现为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隐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脐周或下腹部。细菌性肠炎腹痛多由炎症刺激肠黏膜导致,可能伴随肠鸣音亢进;溃疡性结肠炎则因肠壁溃疡形成而出现左下腹固定压痛。轻度腹痛可通过热敷缓解,急性发作时需禁食并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颠茄片、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
2、腹泻
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且粪便稀薄,每日可达10次以上。轮状病毒性肠炎多见水样便,阿米巴痢疾可见果酱样黏液血便。持续腹泻易引发脱水,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避免高脂高纤维饮食。细菌性肠炎可选用盐酸小檗碱片、复方黄连素片,寄生虫感染需用甲硝唑片治疗。
3、发热
感染性肠炎常伴随37.8-39℃发热,沙门氏菌感染可能出现稽留热。发热期间应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必要时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克罗恩病活动期可能出现长期低热,需配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片等控制炎症反应。
4、恶心呕吐
肠炎引发的胃肠功能紊乱会导致胃内容物反流,急性胃肠炎呕吐物多为胃液或胆汁。频繁呕吐需暂禁食4-6小时,呕吐缓解后少量饮用温盐水。胃肠型感冒可选用藿香正气软胶囊,细菌感染需联用头孢克肟分散片调节肠道菌群。
5、里急后重
直肠炎症刺激引发排便不尽感,常见于细菌性痢疾和溃疡性结肠炎。如厕时避免过度用力,可温水坐浴缓解肛周不适。严重者需进行肠镜检查,配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等药物修复肠黏膜。
肠炎患者急性期应选择低渣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逐步过渡到低纤维软食。避免摄入乳制品、辛辣食物及酒精。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可适量补充电解质饮料。恢复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蒸蛋羹、鱼肉泥等。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腹泻期间每次便后需用温水清洁会阴部。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意识模糊等表现,须立即就医进行粪便常规、血常规及病原学检测。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常见肠炎有哪些肠炎?
- 2 常见肠炎有哪些肠炎
- 3 肠炎和结肠炎有什么不同
- 4 如何区分肠炎灵与肠炎宁
- 5 腹泻肠炎肠炎怎么办
- 6 肠炎怎么造成的
- 7 肠炎是怎么引起的
- 8 什么是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