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中医如何治疗
带状疱疹中医治疗可采用中药内服、针灸、刺络拔罐、外敷药物、饮食调理等方法。带状疱疹多因肝胆湿热或脾虚湿蕴导致,中医强调辨证施治。
1、中药内服
龙胆泻肝汤适用于肝胆湿热证,表现为疱疹色红、灼痛剧烈,含龙胆草、黄芩等成分。除湿胃苓汤针对脾虚湿蕴证,疱疹色淡、渗液明显,含苍术、厚朴等药材。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辨证开方,避免自行用药。
2、针灸疗法
选取夹脊穴、支沟穴等局部穴位配合足三里,采用泻法疏通经络。疼痛明显时可加电针刺激,每日1次,10次为疗程。研究显示针灸能缓解神经痛,促进疱疹结痂。
3、刺络拔罐
在疱疹周围皮肤消毒后,用梅花针点刺出血,再施闪火法拔罐5分钟。此法可泄热解毒,改善局部循环,但需避开溃烂皮损,防止感染。
4、外敷药物
青黛散调麻油外涂清热解毒,适用于初期水疱未破者。疱疹溃破后用金黄散收敛生肌,含黄柏、煅石膏等成分。涂抹前需清洁患处,每日换药2次。
5、饮食调理
忌食辛辣发物如羊肉、韭菜,避免湿热加重。可食用薏苡仁粥健脾利湿,或用金银花、菊花代茶饮。恢复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豆腐、鱼肉等。
治疗期间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正气恢复。若出现高热、剧烈头痛或疱疹累及眼周,须立即就医。愈后可继续用玉屏风散等方剂调理体质,预防后遗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