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黄疸怎么退的快

59837次浏览

新生儿黄疸可通过蓝光照射、药物治疗、增加喂养频次、晒太阳、换血治疗等方式退黄。新生儿黄疸通常由胆红素代谢异常、母乳性黄疸、溶血性疾病、感染、遗传代谢病等原因引起。

1、蓝光照射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首选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促使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排出体外。适用于血清胆红素水平较高的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期间需保护婴儿眼睛和会阴部,避免光损伤。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腹泻,通常停止照射后可缓解。

2、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片促进胆红素代谢,或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结合游离胆红素。茵栀黄口服液等中成药也可辅助退黄。药物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自行用药。用药期间需监测胆红素水平变化,警惕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

3、增加喂养频次

通过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频次促进肠道蠕动,加速胆红素经粪便排出。建议每2-3小时喂养一次,每日喂养8-12次。母乳喂养不足时需补充配方奶,保证每日尿量6-8次。该方法对轻度生理性黄疸效果显著,但需排除病理性因素。

4、晒太阳

自然阳光中的蓝光成分有助于胆红素分解,可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的柔和阳光,每天照射10-15分钟。需注意保护婴儿眼睛,避免阳光直射,防止皮肤灼伤。该方法仅作为辅助手段,不能替代医疗干预,严重黄疸仍需及时就医。

5、换血治疗

当血清胆红素超过换血阈值或出现胆红素脑病征兆时需紧急换血。该操作可快速降低血中胆红素浓度,适用于重度溶血性黄疸等情况。治疗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存在感染、电解质紊乱等风险,须由专业团队操作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新生儿黄疸护理需保持皮肤清洁,观察黄疸范围是否扩大至手足心。母乳喂养母亲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每日记录婴儿精神状态、吃奶量及大小便情况。若黄疸持续超过两周、大便颜色变浅或出现嗜睡、拒奶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胆道闭锁等疾病。定期随访胆红素水平直至完全消退,避免遗留神经系统损害。

相关推荐

新生儿病黄疸要不要紧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特点:新生儿情况良好;黄疸会自行消退;血清胆红素小于85μmol/L(即5mg/dl);血清总胆红素尚未超过小时的胆红素曲线的第95个百分位,或者未达到相应的日龄、胎龄,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病理性黄疸特点: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出现;血清总胆红素值达到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持续时间长于生理性黄疸;部分患儿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34μmol/L。
语音时长 01:57

2021-12-30

53910次收听

新生儿有黄疸会不会影响打疫苗
新生儿黄疸肯定影响打疫苗。因为如果黄疸程度比较高,有些疫苗可能就要推迟注射。比如像乙肝疫苗,因为乙肝疫苗主要跟肝脏代谢有关,而黄疸也主要与肝脏代谢有关,这个就会产生影响。如果出现病理性黄疸,就是黄疸已经超过正常的范围,这种孩子可能就要推迟打乙肝疫苗。其他的疫苗比如卡介苗等等,可能影响不是太大,因为这是预防结核的疫苗,所以可能跟肝脏的代谢关系不大,就可以正常的注射。哪一种疫苗在黄疸时可以正常注射,哪些疫苗需要推迟注射,都得需要专科的儿科医生,儿科的保健科医生对情况进行评估,得看黄疸的程度,黄疸的原因来决定疫苗可以正常注射或者延迟注射。
语音时长 01:00

2021-06-25

81664次收听

新生儿黄疸光疗需要多长时间
新生儿黄疸特别是病理性的黄疸应该积极的处理,防止黄疸过高而引起其他的病症,新生儿黄疸高可以通过光疗的方式。根据黄疸的病情光疗的时间也不同,一般光疗一天或者两天以后查看黄疸情况。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适当延长光疗时间到三天。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是怎样的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比较早,一般出生24小时内就会出现黄疸;持续时间比较长,一般会持续2~4周,甚至更长;病情要比生理性黄疸更严重,而且病情发展非常快,治疗不及时会诱发智力低下、抽搐等并发症;病理性黄疸还容易反复发作。
宝宝黄疸高会脑瘫吗
宝宝黄疸高有可能会出现脑瘫。如果黄疸值特别高,治疗不及时,诱发胆红素脑病、严重贫血、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就可能会出现脑瘫。如果宝宝出现黄疸高症状时,积极采取光照疗法、输血疗法、换血疗法等,促使黄疸尽快消退,就不会出现脑瘫。
新生儿黄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两种黄疸的危害、病因和治疗不同。黄疸的原因一般分为肝前性的、肝性和肝后性。60%至70%的足月新生儿出生之后都有黄疸,跟新生儿代谢胆红素的能力以及新生儿红细胞相对增多等有关,属于生理性黄疸,黄疸程度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对身体没有伤害,不需要进行医疗处理。如果黄疸超过一定范围属于病理性黄疸,会造成脑部损害以及其他严重后果,需要进行医疗干预。黄疸的肝前性原因是胆红素生成过多造成,常见的红细胞破坏过多,比如ABO溶血并和Rh溶血病,还有红细胞异常导致,比如先天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另外免疫因素也可以导致细胞破坏过多。肝性原因主要是婴儿肝炎综合征,肝脏损伤后对胆红素的摄取处理功能较差,可导致血中胆红素升高造成黄疸。肝后性原因主要胆红素排泄功能受阻,比如胆汁淤积或者胆道梗阻,所以产生的胆红素不能经过肠道排泄,又吸收入血导致黄疸。
语音时长 02:23

2020-02-26

62279次收听

如何确诊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的症状以及胆红素的数值可以确诊黄疸。黄疸跟新生儿代谢胆红素的能力以及新生儿红细胞相对增多等有关,黄疸程度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的对身体没有伤害,不需进行医疗处理,如果黄疸超过一定的范围属于病理性黄疸,造成脑部损害以及其他严重的后果,需进行医疗干预,新生儿有没有黄疸,大致可以先通过观察宝宝皮肤颜色来进行判断。如果观察到出现了黄疸,可以进一步采血明确黄疸的水平和性质,鉴别是不是需需干预的情况,要根据孩子的胎龄、体重、日龄、黄疸的水平、孩子的状态、有没有高危因素和基础疾病来判断,小时胆红素曲线可以作为判断干预方式的标准,另外针对黄疸的病因主要有肝前性、肝性的和肝后性,肝前性的是胆红素生成过多造成,常见红细胞破坏过多,比如ABO溶血并和Rh溶血病最常见,肝性原因主要是婴儿肝炎综合征,肝脏损伤后对胆红素的摄取处理功能比较差,可导致血中胆红素升高造成黄疸,肝后性原因主要是胆红素排泄功能受阻,比如胆汁淤积或胆道梗阻,所以对于病理性黄疸的孩子来说,原因是很复杂的,应该积极寻找原因,根据病因进行处理。
语音时长 02:15

2020-02-26

61562次收听

新生儿黄疸高的症状
黄疸是新生儿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新生儿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大部分的黄疸都是生理性额黄疸,生理性的黄疸数值是比较的低的,当黄疸的数值变得高大的时候吗,就会引起一系类的症状,生儿通常会出现呕吐、嗜睡、哭闹、昏迷还有抽搐等。
02:56
新生儿黄疸总高那么一点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如果总是高一点,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定。正常的生理性黄疸,不超过12,新生儿出现12点多,其他状态都很好,我们可以观察。因为生理性黄疸随着年龄的增加的话,会逐渐下降,不用太过担心。如果它的值在随着年龄增加的时候也没有下降,还是要超过正常值,就要考虑病理性黄疸,需要进行干预。对于新生儿来讲,黄疸并不是固定值,需要根据出生时间进行判断,比如5-7天升高,7-14天到达高峰值,14天后下降,这是正常情况。如果黄疸降到正常之后,又出现高于正常值一点的情况,就需要做相关检查找出病因。总之,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都会自然下降无需干预,病理性及其他疾病类黄疸需要积极干预,使新生儿尽快恢复正常。
02:53
新生儿黄疸数值
新生儿黄疸值是一个复杂数值,它根据新生儿不同的生长时间、年龄段,甚至新生儿和早产儿都会略有不同。一般来说,黄疸数值正常范围是:出生3-5天之内不超过5-7,如果是7天到9天之内可以达到一个高峰,正常生理性黄疸不超过12。14天之内,基本开始下降,一般恢复到5-7左右,可以更低一些,可以到5以下。如果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呈现黄疸12,属于非常严重的黄疸状态。如果新生儿在短时间内,比如1-2天内,黄疸值出现迅速增高,每天超过5毫克每份升,也属于不正常黄疸。如果新生儿14天后,黄疸已经消退,但随着成长时间,再次出现黄疸,即使数值不超过12,也属于不正常黄疸。总之,黄疸值应根据新生儿年龄、是否早产、发育阶段等因素综合判断,出现异常应及时检查并积极治疗。
02:40
新生儿黄疸会自己好吗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大部分可以自愈,病理性黄疸不会自行消退。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饮食的增加,排便排出的增加,避免肝肠循环。新生儿随着日龄的增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逐渐的成熟,加快了胆红素的分解,黄疸大部分都是可以自行消退完全自愈。不存留任何的后遗症,对小儿也没有什么影响。病理性的黄疸,由于有病理因素的存在,黄疸不会自行消退,一定需要带孩子到医院进行黄疸值的检测,寻找引起黄疸的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溶血性黄疸,需要经过蓝光照射、丙种球蛋白、阻断溶血、甚至换血治疗。肝细胞性或肝后性引起的黄疸,要根据所做的检查给予不同的治疗。哺乳性黄疸,可以试停母乳三天,黄疸明显下降后再继续吃母乳,就不会出现什么影响。
02:47
新生儿黄疸会反复的发作吗
病理性的新生儿黄疸可能会反复发作。早期是生理性黄疸的过程,到了生后10天到两周,黄疸已经消退或者减轻,过段时间黄疸又开始出现,这种情况下需要考虑病理性黄疸。到了晚期新生儿出现黄疸,尤其要注意常见的新生儿肝炎、肝损害、胆道闭锁等疾病,往往会有退而复现的过程。如果患儿在生理性黄疸期度过了以后,再次出现严重的黄疸,这种情况可能有病理的因素,家长要带着孩子到医院积极就诊,寻找病因。新生儿黄疸生理减轻以后,黄疸再次加重,可能因为母乳性黄疸,晚发性母乳性黄疸,也可以在生后两周、三周、四周都有再次升高的问题。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如果是生理性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第3天可能出现各种部位的皮肤发黄,到了第5天最为明显之后会逐渐消退。而病理性的黄疸会持续性的,且不容易消退,也容易反复发作。同时患儿还会出现嗜睡,尖叫,抽搐,甚至最严重的可能会因为呼吸衰竭而死亡。
如何预防新生儿黄疸
预防小儿黄疸,孕妈们在怀孕期间要注意饮食,不要过多吃生冷、辛辣、湿热食物,同时保证宝宝每天充足的阳光日照。宝宝出生后也要密切观察宝宝身体、精神状况,如果有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等症状,应及时到院就诊,避免黄疸发生。
语音时长 03:09

2018-09-21

67205次收听

02:05
新生儿黄疸数值偏高怎么办
新生儿在出生后一周内出现黄疸,如果黄疸的数值过高,那就需要宝宝住院进行治疗。如果新生儿的黄疸数值不是太高,而且没有达到进行光疗的标准,同时,家长又不想住院进行治疗。在这个时候,可以考虑给宝宝在家里进行日光浴。在给宝宝晒太阳的时候,最好把眼睛遮盖上,要注意保护孩子的眼睛。并且,可以口服退黄药物,比如苯巴比妥或者是茵栀黄,来进行退黄治疗。除此之外,也要注意给宝宝多喝水,还要注意给新生儿勤喂母乳。因为初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热量多,水分足够,可以促进宝宝进行排便,并且可以帮助宝宝排出体内多余的胆红素。这样,症状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缓解。如果新生儿的黄疸并没有消退,反而持续加重,那就必须要到医院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