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发作时候做心肺复苏有用吗
心梗发作时若出现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是有用的。心肺复苏能暂时维持血液循环,为后续医疗抢救争取时间。
心梗即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当患者因心梗引发心跳骤停、意识丧失时,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可通过胸外按压模拟心脏泵血功能,人工呼吸提供氧气,暂时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此时心肺复苏的核心作用是防止脑缺氧损伤,同时为除颤仪使用、溶栓治疗或介入手术等专业医疗措施创造条件。但需注意,心肺复苏不能直接解决冠状动脉阻塞问题,仅是急救过渡手段。
若心梗患者未发生心跳骤停,仍保持自主呼吸和心跳,则无需进行心肺复苏。此时强行胸外按压可能加重心肌损伤,甚至导致肋骨骨折等并发症。正确的处理方式是让患者静卧,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硝酸甘油片或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等待专业医疗救援。
心梗发作时家属需保持冷静,快速识别患者状态。若发现无意识、无呼吸或无脉搏,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呼叫急救。施救时注意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30:2。日常应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戒烟限酒,规律运动,心梗高危人群可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以备急用。患者康复后需遵医嘱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氯吡格雷片等药物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