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之后注意哪些事项
拔牙后需注意创口护理、饮食调整、活动限制、用药规范及异常症状监测。主要有创口保护、饮食管理、活动控制、药物使用、症状观察等事项。
1、创口保护
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或触碰创口,防止血凝块脱落引发干槽症。可用无菌棉球轻咬止血,出血较多时及时更换棉球。48小时后可轻柔漱口,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漱口水。两周内禁止用患侧咀嚼,避免食物残渣刺激创口。
2、饮食管理
术后2小时禁食,24小时内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牛奶、米汤,避免过热、辛辣或坚硬食物。3天内逐步过渡到软食如鸡蛋羹、烂面条,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愈合。禁用吸管吮吸,防止负压导致血凝块移位。
3、活动控制
拔牙当天需静卧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低头动作。一周内限制体力劳动和游泳等水下活动,防止血压升高或创口感染。睡眠时垫高枕头,减少局部充血。吸烟饮酒至少推迟72小时以上。
4、药物使用
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预防感染,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控制炎症。禁止自行调整药量或使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出现药物过敏需立即停药并复诊。
5、症状观察
正常术后疼痛1-3天逐渐减轻,若出现持续剧痛、发热超过38.5℃或创口恶臭,可能提示干槽症或感染。肿胀高峰期在术后48小时,冰敷可缓解,超过72小时未消退需就医。异常出血不止可能需缝合处理。
拔牙后恢复期间应保持口腔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洁创口,使用软毛牙刷绕开手术区域刷牙。术后7-10天拆线前避免乘坐飞机或高原旅行。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胶原蛋白,如豆腐、鱼肉等促进骨组织修复。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应及时联系主治医生,不建议自行处理创口或服用非处方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