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流感病人怎样预防不被传染
预防流感传染需采取隔离防护、环境消毒、增强免疫等综合措施。主要有避免密切接触、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消毒、保持室内通风、接种流感疫苗等方式。
1、避免密切接触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与患者保持1米以上距离可降低感染概率。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应迅速远离并避免肢体接触。若必须接触患者,建议穿戴一次性手套,接触后立即用肥皂水洗手。患者使用过的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应单独清洗消毒。
2、规范佩戴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能有效阻挡含病毒飞沫。与患者同处密闭空间时,双方均需正确佩戴口罩,确保金属条压紧鼻梁,口罩完全覆盖口鼻。每4小时更换一次口罩,丢弃时避免触碰外层污染面。摘口罩后需彻底清洁双手,未洗手前不触碰眼鼻口。
3、勤洗手消毒
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搓洗双手20秒以上,重点清洁指缝、甲缘等部位。无水条件下可用含75%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替代。门把手、手机等高频接触物表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2次。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公共物品,必要时使用纸巾隔开。
4、保持室内通风
每日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降低空气中病毒浓度。使用空调时应开启新风模式,定期清洗滤网。密闭空间可使用空气净化器,选择HEPA滤芯机型效果更佳。患者居住房间需单独通风,避免病毒随气流扩散。
5、接种流感疫苗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手段,疫苗保护期约6-8个月。重点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建议优先接种。疫苗需在流行季前1-2个月注射,接种后2-4周产生抗体。对鸡蛋过敏者应提前告知医生评估接种风险。
除上述措施外,日常需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增强抵抗力。出现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时及时就医排查,确诊流感后应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24小时后。家庭成员可预防性服用奥司他韦颗粒等抗病毒药物,但须严格遵医嘱使用。定期用紫外线灯对患者居住环境消毒,衣物床单用60℃以上热水浸泡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