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低的危害有什么
血压低可能导致头晕、乏力、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休克或器官供血不足。低血压的危害主要有脑供血不足、心脏缺血、肾功能损伤、跌倒风险增加、休克风险升高。
1、脑供血不足
血压过低时,血液无法有效输送至脑部,可能导致脑细胞缺氧。患者常出现头晕、眼前发黑、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长期脑供血不足可能影响认知功能,增加老年痴呆风险。建议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床时动作放缓。
2、心脏缺血
心脏冠状动脉供血依赖足够血压维持。血压过低时,心肌可能因供血不足出现心绞痛症状,表现为胸闷、胸痛。严重时可诱发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心电图检查可发现ST段改变,需及时就医排查冠心病。
3、肾功能损伤
肾脏需要稳定血压维持滤过功能。长期低血压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表现为尿量减少、水肿。血液检查可见肌酐升高,可能进展为慢性肾病。每日监测尿量变化,发现异常需检查肾功能。
4、跌倒风险增加
突发性低血压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从卧位站起时出现头晕目眩,增加跌倒概率。老年人可能因此发生骨折、脑外伤等二次伤害。建议改变体位时动作缓慢,必要时使用扶手支撑。
5、休克风险升高
严重低血压可能导致休克,表现为四肢湿冷、意识模糊、尿量锐减。休克时全身器官灌注不足,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需立即平卧并抬高下肢,紧急送医进行升压治疗。
日常应注意规律监测血压,避免长时间站立或突然起身。饮食可适当增加钠盐摄入,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循环功能。出现晕厥、胸痛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服用升压药物。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心脑血管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