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晚上发作怎么办
荨麻疹晚上发作可通过冷敷患处、口服抗组胺药物、避免搔抓、调节室内环境、记录诱发因素等方式缓解。荨麻疹通常由过敏反应、感染、物理刺激、精神压力、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冷敷患处
使用凉毛巾或冰袋包裹后冷敷瘙痒部位,每次持续5-10分钟,有助于收缩血管减轻红肿。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导致冻伤,冷敷后涂抹无刺激保湿霜。该方法适用于无明显皮肤破损的急性发作期。
2、口服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第二代抗组胺药可阻断组胺受体,缓解夜间瘙痒。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适合吞咽困难者。用药需注意嗜睡副作用,避免与中枢抑制剂同服。建议发作前1小时服用以预防夜间症状加重。
3、避免搔抓
夜间迷走神经兴奋会加剧瘙痒感,搔抓会导致皮肤屏障破坏。可佩戴棉质手套,修剪指甲至平滑。若出现抓痕可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合并感染时使用莫匹罗星软膏。
4、调节室内环境
保持卧室温度18-22℃,湿度50%-60%,使用防螨床品并每周高温清洗。避免使用香薰、樟脑丸等挥发性物质。空气净化器可减少尘螨、花粉等过敏原悬浮。
5、记录诱发因素
记录睡前3小时内接触的食物、药物、活动及情绪变化,帮助识别特定诱因。常见夜间诱因包括海鲜、坚果、阿司匹林、剧烈运动等。建议用专用本子连续记录2-4周。
日常应穿着宽松纯棉衣物,洗澡水温不超过38℃,避免使用碱性肥皂。饮食上限制辛辣食物、酒精及含组胺高的发酵食品。保持规律作息,睡前进行冥想或深呼吸练习减轻压力。若每周发作超过2次或伴有呼吸困难、腹痛等症状,需及时至皮肤科或变态反应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