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性心绞痛的症状有哪些
典型性心绞痛的症状主要有胸骨后压榨感、放射痛、活动后加重、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缓解、伴随出汗或恶心。心绞痛通常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所致,需与急性心肌梗死等急症鉴别。
1、胸骨后压榨感
胸骨中下段后方出现压迫性或紧缩性疼痛是典型表现,常被描述为沉重感或窒息感。症状多由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氧不足引发,情绪激动或体力活动时心肌耗氧量增加会诱发。患者可能误以为是胃部不适,但疼痛位置较深且与进食无关。心电图检查可能显示ST段压低或T波倒置,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血管狭窄程度。
2、放射痛
疼痛可向左肩、左上臂内侧、颈部或下颌放射,少数情况下向右上肢或背部扩散。这种牵涉痛与心脏神经支配区域有关,易被误诊为肩周炎或牙痛。症状持续2-15分钟,若超过20分钟需警惕心肌梗死。动态心电图监测可捕捉发作时心肌缺血证据,运动负荷试验有助于诱发隐匿性心绞痛。
3、活动后加重
快步行走、爬楼梯等体力活动时症状加剧是重要特征,因运动时心脏负荷增加而冠脉供血受限。寒冷天气或餐后活动更易诱发,部分患者存在明确诱发阈值。症状缓解后再次活动可能重复发作,这种可重复性是鉴别非心源性胸痛的关键。心脏超声可评估心室壁运动异常,心肌灌注显像能显示缺血区域。
4、硝酸甘油缓解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后1-3分钟内症状缓解具有诊断意义,该药物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流。若5分钟后未缓解需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连续含服3片无效应立即就医。患者需注意药物避光保存,开封后3个月未用完应更换。长期使用可能产生耐药性,需配合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联合治疗。
5、伴随症状
发作时常伴冷汗、面色苍白、恶心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濒死感。这些表现与心肌缺血激活交感神经系统有关,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可能以这些症状为主诉而不伴典型胸痛。血清心肌酶谱检查可排除心肌坏死,冠脉CT血管成像适用于中低危患者的无创评估。
心绞痛患者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避免寒冷刺激、情绪波动等诱发因素。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控制血脂,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吸烟者需立即戒烟,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定期复查血脂、心电图等指标,冠状动脉严重狭窄者需评估血运重建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