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打预防针后发烧正常吗

2008次浏览

打预防针后发烧通常是正常的免疫反应。疫苗注射后可能出现低热、局部红肿等反应,多数在1-2天内自行缓解。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超过48小时,需及时就医。

疫苗通过模拟病原体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这一过程可能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变化,导致短暂性发热。常见于百白破、麻腮风等含灭活或减毒成分的疫苗。发热多出现在接种后6-24小时,体温多在37.5-38.5摄氏度之间,可能伴随食欲减退、注射部位疼痛。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出现反应,家长可通过物理降温配合观察。部分联合疫苗因抗原种类较多,反应概率可能稍高,但整体仍属可控范围。

持续高热或超敏反应需警惕异常情况。当体温超过39摄氏度、出现惊厥或皮疹扩散时,可能与个体对疫苗成分过敏有关。免疫功能缺陷者接种活疫苗后可能出现较强反应,如卡介苗接种后持续低热需排除结核感染。接种后72小时内出现嗜睡、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或注射部位化脓,提示需要医疗干预。早产儿、慢性病急性发作期接种者更需密切监测。

接种后应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24小时。发热期间建议多饮水、穿着透气衣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等退热药。记录发热起止时间及伴随症状,就医时携带疫苗接种凭证。哺乳期母亲接种疫苗后无需停止喂养,但需观察婴儿是否出现异常反应。日常注意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C,避免接种当日食用易致敏食物。若出现接种部位硬结,可用温热毛巾外敷促进吸收。

相关推荐

肝病毒检查有哪些项目
肝病毒检查主要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戊型肝炎病毒抗体等项目。
血压高150了怎么办
血压150毫米汞柱属于高血压范畴,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高血压可能与遗传、高盐饮食、肥胖、精神紧张、肾脏疾病等因素有关。
腱鞘炎的症状有什么
腱鞘炎的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肿胀、弹响指或扳机指、局部发热等表现。腱鞘炎是肌腱外层鞘膜因过度摩擦或损伤引发的炎症反应,常见于手腕、手指等频繁活动部位。
前列腺炎钙化灶严重吗
前列腺炎钙化灶通常不严重,多数是炎症愈合后的良性表现。钙化灶可能与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结石或既往感染有关,一般无须特殊治疗。
坏死性巩膜炎有什么症状
坏死性巩膜炎有哪些临床表现?坏死性巩膜炎在临床上其实并不多见,因此很多人对于此病症的都非常陌生。而坏死性巩膜炎是一种治疗起来非常困难的眼部疾病,因此为了使大家能够在发病初期就得到有效的治疗,下面就由我院的眼科专家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