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病理学检查
肺癌的病理学检查主要包括组织活检、细胞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查和分子病理学检查等方法。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肺癌的金标准,能够明确肿瘤类型、分期及分子特征,对制定治疗方案具有决定性作用。
1、组织活检
组织活检是通过手术或穿刺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的方法。常用方式包括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和手术切除标本检查。组织活检能提供完整的组织结构信息,帮助判断肿瘤的病理类型如腺癌、鳞癌或小细胞癌。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支气管镜活检或经皮肺穿刺活检是首选方法。组织标本还可用于后续免疫组化和分子检测。
2、细胞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是通过痰液、胸腔积液或支气管刷检获取脱落细胞进行诊断。该方法创伤小但准确性略低于组织活检,适用于早期筛查或无法耐受活检的患者。痰液细胞学检查对中央型肺癌诊断价值较高,而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有助于判断胸膜转移。细胞学检查发现可疑细胞时仍需结合其他检查确诊。
3、免疫组化检查
免疫组化检查是利用特异性抗体标记肿瘤细胞表面或胞内蛋白的技术。通过检测TTF-1、NapsinA等标志物可鉴别腺癌与鳞癌,CD56、Syn等标志物有助于诊断小细胞癌。免疫组化还能评估PD-L1表达水平,为免疫治疗提供依据。该检查需要足够的组织标本,通常在组织活检后进行。
4、分子病理学检查
分子病理学检查主要检测肿瘤驱动基因突变如EGFR、ALK、ROS1等。这些突变与靶向治疗敏感性密切相关,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必检项目。常用方法包括PCR、FISH和二代测序。分子检测需要质量合格的肿瘤组织,对于标本不足的患者可考虑液体活检检测循环肿瘤DNA。
5、快速现场评价
快速现场评价是在活检过程中由病理医师即时评估标本质量的技术。该技术能显著提高活检成功率,减少重复穿刺。通过快速染色和显微镜检查,可确认是否获取到足够诊断的肿瘤组织。快速现场评价特别适用于小病灶或高风险部位的活检操作。
肺癌病理学检查需要多学科协作,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组合。确诊后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提高耐受性。避免吸烟和接触二手烟等致癌因素,保持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出现咳嗽加重、胸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复查。
相关推荐
02:05
02:31
01:41
01:55
0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