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引起高胆固醇血症
高胆固醇血症主要由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以及某些疾病等因素引起。高胆固醇血症可能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胆汁淤积等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突变导致胆固醇代谢异常。患者从幼年起即可出现胆固醇水平升高,可能伴随黄色瘤、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状。治疗需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必要时联合依折麦布片或进行脂蛋白血浆置换。
2、不良饮食习惯
长期摄入富含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奶油制品等,会使肝脏合成更多胆固醇。这类人群往往同时伴有体重超标,血液检查可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限制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在300毫克以下是基础治疗措施。
3、代谢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减少,胆固醇清除率下降。患者除胆固醇升高外,还表现为怕冷、乏力、体重增加等症状。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纠正甲减,同时配合辛伐他汀片调节血脂。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也会通过激活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途径促进胆固醇合成。
4、肝胆疾病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胆汁淤积性疾病会造成胆汁酸排泄障碍,反馈性抑制胆固醇向胆汁酸转化,继而引起血胆固醇蓄积。这类患者常有皮肤瘙痒、黄疸等表现,需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改善胆汁淤积,严重者需行肝移植手术。
5、药物因素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环孢素等药物可能干扰脂质代谢。如泼尼松片会增强脂肪分解,增加游离脂肪酸向肝脏转运,促进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这类继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在停药或换用替代药物后多可缓解。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保证30分钟以上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至少进行2次抗阻训练。饮食上多选择深海鱼、燕麦、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烹饪使用植物油替代动物油。定期监测血脂指标,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血管状况。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非诺贝特胶囊等调脂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