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后手臂红肿疼怎么办
接种疫苗后手臂红肿疼可通过冷敷、避免抓挠、保持清洁、观察症状变化、必要时就医等方式缓解。接种疫苗后手臂红肿疼通常由局部免疫反应、注射操作刺激、个体敏感差异、继发感染、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冷敷
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可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冷敷红肿部位,每次10-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组织液渗出,缓解肿胀和疼痛感。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若48小时后仍有红肿,可改用40℃左右温热毛巾外敷促进血液循环。
2、避免抓挠
家长需注意儿童接种后不要抓挠注射部位,可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抓挠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增加感染风险,也可能加重局部充血反应。若幼儿出现搔抓行为,可用玩具转移注意力,必要时临时使用透气纱布覆盖保护。
3、保持清洁
接种后24小时内应保持注射部位干燥清洁,避免沐浴时用力搓洗。日常活动时注意防止污水、汗液污染针孔。如必须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棉签轻柔擦拭周围皮肤。不建议使用酒精、碘伏等消毒剂刺激伤口。
4、观察症状变化
正常免疫反应引起的红肿直径通常小于5厘米,疼痛感在3天内逐渐减轻。家长需每日测量红肿范围并记录,观察是否出现硬结扩大、皮温升高、脓性分泌物等异常。体温超过38.5℃或持续发热超过48小时需警惕。
5、必要时就医
若红肿扩散至肘关节以上,伴淋巴结肿大、全身皮疹或呼吸困难,可能提示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对于持续1周未消退的硬结,可能需超声检查排除脓肿形成。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继发感染。
接种疫苗后应保持充足睡眠,适量增加饮水促进代谢。饮食宜清淡,可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蓝花等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注射部位肌肉过度活动。建议接种后留观30分钟,后续3天内避免游泳、桑拿等可能影响局部反应的活动。如出现持续发热或不适感加重,应及时联系接种单位咨询或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