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真菌感染皮炎怎么治疗
过敏性真菌感染皮炎可通过抗真菌药物外用、口服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软膏、免疫调节治疗、光疗等方式治疗。过敏性真菌感染皮炎通常由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功能异常、接触过敏原、真菌定植感染、遗传易感性等原因引起。
1、抗真菌药物外用
酮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外用抗真菌药物可直接抑制皮肤表面真菌繁殖。适用于局部红斑脱屑伴轻度瘙痒症状,使用时需避开眼周及黏膜部位,连续使用2-4周。若出现灼热感或红肿加重需立即停用。
2、口服抗组胺药
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能缓解瘙痒和红肿症状。适用于广泛性皮损伴剧烈瘙痒,服药期间可能出现口干、嗜睡等不良反应,青光眼患者慎用。
3、糖皮质激素软膏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可快速减轻炎症反应。适用于急性期严重红肿渗出,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皮肤萎缩或色素沉着。
4、免疫调节治疗
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病例。通过调节局部免疫反应减少复发,使用初期可能出现短暂灼热感,需避光使用。
5、光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可抑制皮肤过度免疫反应。适用于顽固性广泛皮损,需在专业设备下进行10-20次治疗,治疗期间需做好眼部防护并监测皮肤癌变风险。
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避免搔抓和热水烫洗。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室内环境应控制湿度在50%以下,定期清洗寝具并暴晒消毒。若皮损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