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发痒要警惕四种病
身上发痒可能与湿疹、荨麻疹、糖尿病、肝胆疾病等四种疾病有关。皮肤瘙痒可能是皮肤局部病变或全身性疾病的信号,需结合伴随症状综合判断。
1、湿疹
湿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渗出伴剧烈瘙痒。发病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接触过敏原等因素有关。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外用糖皮质激素,配合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日常需避免搔抓,使用温和保湿剂修复皮肤屏障。
2、荨麻疹
荨麻疹以风团样皮疹和瘙痒为特征,常见于过敏反应。食物、药物、昆虫叮咬等均可诱发,部分与感染或自身免疫相关。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第二代抗组胺药,严重者需短期使用泼尼松片。患者需记录过敏日记,避免已知过敏原接触。
3、糖尿病
长期高血糖可导致皮肤微循环障碍和神经病变,引发全身顽固性瘙痒,以下肢和会阴部多见。患者常伴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需通过血糖监测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确诊,治疗以胰岛素注射液、二甲双胍缓释片等降糖药物为基础,配合皮肤保湿护理。
4、肝胆疾病
胆汁淤积性肝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可因胆盐沉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以手掌足底为著。可能伴随黄疸、乏力等症状。确诊需检查肝功能、自身抗体等,治疗可选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改善胆汁淤积,严重者需进行血浆置换。日常需限制高脂饮食,避免酒精摄入。
5、其他因素
甲状腺功能异常、尿毒症、恶性肿瘤等系统性疾病也可能导致皮肤瘙痒。老年性皮肤干燥、心理因素等非疾病原因同样常见。建议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基础检查,排除潜在疾病后,可加强皮肤保湿,使用含尿素成分的润肤乳改善症状。
出现不明原因皮肤瘙痒时,应避免过度烫洗和搔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控制洗澡水温在40℃以下。记录瘙痒发生的时间、部位及诱因,观察是否伴随皮疹、黄疸等其他症状。若瘙痒持续超过两周或进行性加重,尤其伴随体重下降、夜间盗汗等全身症状时,须及时至皮肤科或内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日常保持适度运动,控制血糖血脂水平,有助于预防代谢性疾病相关的皮肤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