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骨折常见并发症主要有感染、脂肪栓塞综合征、骨筋膜室综合征、创伤性关节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骨折后若出现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1、感染
开放性骨折或手术后可能发生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伤口渗液、发热等症状。感染可能与伤口污染、清创不彻底等因素有关。临床常用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治疗,严重时需手术清创。
2、脂肪栓塞综合征
长骨骨折后骨髓脂肪进入血液循环,可能阻塞肺或脑部血管,导致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症状。该并发症多发生在骨折后12-72小时,需立即给予吸氧、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治疗。
3、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折后局部出血肿胀导致筋膜室内压力增高,表现为剧烈疼痛、感觉异常、肌力下降等症状。该并发症属于骨科急症,需紧急行筋膜切开减压术,避免肌肉神经永久性损伤。
4、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内骨折愈合后可能出现关节面不平整,导致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早期可通过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缓解症状,晚期严重者需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5、深静脉血栓形成
骨折后长期卧床可能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形成血栓,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临床常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利伐沙班片、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预防和治疗。
骨折后应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卧床期间需多饮水,主动活动未固定肢体,穿弹力袜预防血栓。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钙质的牛奶、豆制品,以及富含维生素D的鱼类、蛋黄等食物促进骨骼愈合。出现异常肿胀、疼痛加重或发热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