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和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区别
尿路感染和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致病微生物、症状特征及治疗方式上。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而非淋菌性尿道炎主要由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导致。
1、致病微生物
尿路感染多由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细菌逆行感染泌尿系统引起,可累及膀胱、肾脏等部位。非淋菌性尿道炎则主要由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通过性接触传播,病变集中于尿道黏膜。
2、症状表现
尿路感染常见尿频、尿急、排尿灼痛,严重时可出现血尿或腰痛。非淋菌性尿道炎尿道分泌物更显著,多为稀薄浆液性,常伴晨起尿道口结痂,部分患者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
3、诊断方法
尿路感染通过尿常规可见白细胞酯酶阳性,尿培养可明确致病菌。非淋菌性尿道炎需采用尿道拭子核酸扩增检测,或尿道分泌物革兰染色排除淋球菌感染。
4、治疗药物
尿路感染常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非淋菌性尿道炎首选阿奇霉素片、多西环素片、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等针对非典型病原体的抗生素。
5、并发症差异
尿路感染可能进展为肾盂肾炎或败血症。非淋菌性尿道炎未规范治疗可导致附睾炎、盆腔炎,女性患者易引发输卵管性不孕。
两类疾病均需避免憋尿、保持会阴清洁,治疗期间禁止饮酒及辛辣饮食。尿路感染患者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及性伴侣应同步治疗。出现排尿异常或分泌物时,应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测,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药物治疗,防止耐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