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和治疗房颤
房颤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手术等方式预防和治疗,主要与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等因素有关。
1、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等是房颤的常见危险因素。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血糖维持在稳定水平,保持健康体重,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房颤发生概率。规律监测血压血糖,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
2、抗凝治疗
房颤患者易形成心房血栓,需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达比加群酯胶囊、利伐沙班片等预防血栓栓塞。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观察有无出血倾向,避免外伤和剧烈运动。
3、控制心室率
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地尔硫卓缓释胶囊、盐酸胺碘酮片等药物控制快速心室率,减轻心悸症状。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增减,注意监测心率和血压变化。
4、转复窦性心律
对于新发房颤或症状明显者,可采用盐酸普罗帕酮片、盐酸索他洛尔片等药物转复窦性心律。药物转复需在医院监护下进行,转复后仍需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
5、导管消融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可考虑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手术。手术通过隔离肺静脉电位消除房颤触发灶,术后需继续抗凝治疗并定期复查,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二次消融。
房颤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限制钠盐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适量补充钾镁。根据心功能情况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脉搏,发现心律不齐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必要时寻求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