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冠心病介入治疗是什么

50570次浏览

有许多冠心病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时,都被专业医生建议采用介入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只是他们对这种疗法基本没什么了解,所以就有些担心会出现疗效不显着的情况,从而耽误自身病情。那么具体来说冠心病介入治疗是什么呢?

一、冠心病介入治疗是什么
  目前在临床上针对于冠心病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就是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其实就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也就是一种心导管治疗技术,在治疗过程中一般需要应用特制的带气囊导管,从股动脉等外周动脉送到冠脉狭窄的部位,这样充盈的气囊就可以起到可扩张狭窄管腔的作用,改善该部位的血液循环速度,同时在管腔内放置支架,以起到预防再次变得狭窄的作用。必要时还需要结合血栓抽吸术和旋磨术,疗效就会更加显着。

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优势
  如果采用介入治疗方法治疗冠心病,就有很大的优势,主要是具有出血少、安全简便和副作用小等一系列优点,而且患者往往无需住院卧床休息,一般在术后适当休息一个小时左右即可下床活动,所以大大缩短了患者住院和康复所需要的时间。

三、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虽然介入疗法是冠心病的首选方法,但该种方法有一定的适应症,一般只适合于60岁以下的患者,如果年龄超过70岁,就属于高危患者,不再适合进行介入治疗。另外,患者在选择做介入治疗时,必须先去做详细的心脏彩超和CT方面的检查,在明确确定有冠脉狭窄的情况下才可以继续进行。
  总的来说,在临床上介入疗法对冠心病有非常显着的治疗效果,同时还有一定的优势,但患者一定要按照医生建议去治,如果不符合条件,就要使用其它疗法。

相关推荐

跑步后心脏剧烈疼痛什么原因
正常情况下,跑步运动后心脏会比平时加快,血压会有所升高,但是不会出现心脏剧烈疼痛的情况。所以在跑步运动后心脏出现剧烈疼痛感,如果休息之后有所缓解,不建议再进行运动。这时需要到医院进行心电图等检查,明确跑步后心脏疼痛的原因。在临床中如果出现跑步后心脏疼痛,首先就要怀疑是否有冠心病的情况。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也就是负责给心脏供血、供氧的最重要的血管冠状动脉受到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导致冠状动脉出现了严重的狭窄,甚至会造成闭塞的病变。当冠心病患者在跑步的时候,心肌耗氧会显著的增加,但是由于冠状动脉存在有严重病变,供血、供氧不能及时和充分的供应上,就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这时就会诱发心绞痛的发作。所以跑步后出现心脏剧烈的疼痛,很有可能是冠心病患者出现了心绞痛,这时就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必要时进行心电图检查或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相关的诊断。如果存在有冠心病的情况,就要进行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手术干预。除此之外,如果出现主动脉夹层,也是十分危重的疾病。运动就可以诱发心脏或者心前区周围剧烈的疼痛,这时就要第一时间到急诊科就诊。因为主动脉夹层也是非常危重的疾病,也可以瞬间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所以如果出现跑步后剧烈疼痛,就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除外是否有病理性因素导致的相关症状。
语音时长 01:48

2021-12-30

85599次收听

总觉得胸口有东西噎着什么原因
如果总感觉胸口有东西噎着,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造成:首先如果出现了心脏增大,尤其是心房增大,就可以压迫食道,这个时候就会导致吞咽东西不顺畅,胸口有东西噎着,甚至会出现哽咽感。如果是这种情况,可以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明确是否有心脏增大的情况。如果出现了心脏增大,就要第一时间到心内科门诊就诊,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和判断,寻找心脏增大的原因。其次食管炎,食管炎是由胃部贲门括约肌的松弛,胃内容物反流到了食管,就会引起血管的水肿,受到损伤,临床表现为反酸烧心,甚至会出现吞咽困难、胸部疼痛,也会感觉到胸口有东西噎着的情况。如果是食管炎诱发的类似的症状,就要第一时间到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必要的时候服用抑酸的药物,才能有效的改善相关的症状。同时在日常的饮食生活中,也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生冷的食物,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在饮食的选择要以流食或者半流食为主,不要进食干燥生硬的食物,避免引起食管的二次损伤。其次,其他食道病变也会感觉胸口有东西噎着,包括食道的占位、肿瘤等等,如果在吞咽的时候出现明显的哽咽感,这时就要第一时间到胸外科、消化内科门诊就诊,明确相关的诊断。
语音时长 01:44

2021-12-30

87084次收听

02:31
跑步后心脏剧烈疼痛是什么原因
正常情况下,跑步运动后心脏会比平时加快,血压会有所升高,但是不会出现心脏剧烈疼痛的情况,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首先怀疑是否有冠心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当冠心病患者在跑步的时候,他的心肌耗氧会显著的增加,但是由于冠状动脉存在有严重病变,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诱发心绞痛的发作。必要时进行心电图检查或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相关的诊断。此外,如果出现主动脉夹层,运动诱发心脏或者心前区周围剧烈的疼痛,这时就要第一时间到急诊科就诊。
02:31
心电图pr间期缩短是什么意思
若心电图上显示QRS波群正常但是PR间期的时间小于正常值,在临床上就称之为心电图的PR间期的缩短。成人正常PR间期是0.12秒到0.2秒之间,若出现心电图的PR间期缩短,这是临床专业术语,心电图波形与间期有很多,包括P波、PR间期、QRS波群、ST段、T波、U波及QT间期等等。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研究表明心电图PR间期缩短的具体的病因,但是根据临床的分析发现有少部分患者心电图的PR间期缩短,是由于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而导致的。还有研究认为,PR间期缩短是一种变异型的心电图表现,并不能代表具体的疾病,而交界性的心率,也是PR间期缩短的原因之一。
长期心悸会猝死吗
长期心悸是否会猝死,要根据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疾病来确定。没有器质性心脏疾病,猝死风险非常低。存在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猝死风险非常高。
03:04
感觉心脏颤抖怎么回事
如果经常有心脏颤抖的感觉,要观察这种颤抖是一过性的还是持续性的。一过性的可能见于生理情况,没有什么太多临床意义。而反复发作的或持续性的心脏颤抖,可能大多是有器质性心脏病问题,例如某种心律失常。在心律失常里边,最常引起心脏颤抖感觉的是心房纤颤。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它多见于中老年人。房颤患病和冠心病、风心病、甲亢、高血压、心衰等等因素密切相关,那么在临床上不难区别。一旦发生房颤,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确诊和治疗。
02:54
心脏彩超多久做一次
多久做一次心脏彩超主要是根据患者病情来决定。心脏彩超的辐射比较小,可较为直观地诊断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心脏功能。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父母没有心脏病史,也没有心脏不适的表现,可选择常规体检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如果在三十岁以前,没有心脏的特殊症状,两年做一次心脏彩超。对于三十岁以上的成年人来说,可在常规体检时每年做一次心脏彩超检查。如果患者超过六十岁,心脏功能在逐渐减退,尽量每半年做一次心脏彩超。对于父母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来说,可以每年进行心脏彩超复查。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有哪些区别
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的成分和作用机制不同、降压的强度也不完全相同。硝苯地平降压的力度会强于苯磺酸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服用以后,能够扩张冠状动脉,特别是大的血管以及有部分闭塞的健康的血管,有比较强的降低血压的作用,也能够预防血管痉挛,成分主要是硝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可以治疗劳累性的心绞痛,能够抑制钙离子、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血栓素A2引起的冠状动脉以及小动脉收缩。作用的强度会弱于硝苯地平,但是半衰期比硝苯地平长。
语音时长 01:15

2021-05-28

93219次收听

半夜突然心慌怎么回事
半夜突然出现心慌的症状,如果有乏力、头晕、眼花的症状,有可能和血糖有关系。如果晚上没有进食或者进食量过少,就有可能因为低血糖而出现低血糖反应。糖尿病的病人应用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过量,也有可能会出现类似的症状。有心慌的症状,如果胸闷、气短、心前区不舒服,可能和心肌供血不足有关系;如果心前区有压榨样疼痛的症状,也可能和心绞痛发作有关。心慌伴有入睡困难、梦多、白天精神不振、困乏等症状,可能是神经官能症导致的,应该先查明病因以后,再选择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14

2021-05-28

91507次收听

饿了心慌手抖怎么回事
饿了以后会出现心慌、手抖的症状,通常和低血糖有关系,可能是过度饥饿引起的,可能和平时进食量不足、偏食、挑食等原因有关系,也可能和糖尿病的病人应用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过量有关。因为过度饥饿的情况下,血糖低于正常值,会反应性的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而出现手抖、心慌等症状。这个时候应该及时的补充营养,吃一些糖分含量高的食物或者零食,喝一些饮料,都有利于尽快的缓解症状。如果经常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有可能和平时进食量不足、偏食、挑食等原因有关系。也有可能和糖尿病的病人应用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过量有关,需要先确定具体的病因以后,再选择方法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28

96748次收听

心脏脉搏多少正常范围
心脏脉搏多少正常需要看具体的年龄。如果是成年人,心脏脉搏的正常范围一般是每分钟60次到100次,老年人的心跳和脉搏速度比较慢,大概是每分钟55次到60次。婴儿的心脏脉搏正常范围是每分钟120次到140次,幼儿每分钟90次到100次,学龄前儿童每分钟80次到90次。
扩张软化血管喝什么茶
扩张软化血管有很多茶饮可以选择,比如可以选择苦丁茶、银杏茶、柠檬片以及杏仁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达到减缓兴奋的作用,再加上茶叶中会含有很多的营养物质,所以就能够达到预防的效果,具有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关于心血管疾病的原因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很多,遗传因素占据的比例很小。很大一部分心脑血管疾病都与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息息相关,如:超体重、高血压、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心脏病,所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从日常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等方面做起,当然还有一定气象因素。
02:26
心血管病的预防
心血管病包括很多种疾病,有高血压、心率衰竭、冠心病、瓣膜病等等。如何预防的问题是很复杂的,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而且很多情况无法预防,例如如果家族里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史,则要每年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危险因素,及早进行药物干预,生活方面要保证良好生活习惯。能够预防控制的措施是改良生活习惯,例如保持生活规律,要多运动、多锻炼;节制饮食,不要暴饮暴食,避免热量过高、高胆固醇饮食,保持标准体重;不吸烟、不饮酒等,这是真正预防冠心病我们能做到的常识性问题。遗传基因的表现,大概50%早晚都要出现,要认识到遗传因素的重要性,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危险因素,而进行早期的药物干预,避免出现心源性事件,如脑出血、心梗。
老人长寿需要六“勤”
一般来讲进入老年的人生理上会表现出新陈代谢放缓、抵抗力下降、生理机能下降等特征。头发、眉毛、胡须变得花白也是老年人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专家建议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人应“以动为主,动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