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遗精频繁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19-01-2352959次浏览

遗精的情况可分为生理和病理,其中,病理性遗精较为严重,病因较为复杂,可能是由许多疾病引起的,更多的是由于肾虚引起。一些疾病通常伴有性功能障碍,所以有必要及时治疗,那么遗精频繁怎么治疗?

正常的夜间遗精不会对身体产生有害影响,但如果是频繁遗精,则会对身心健康有害,并且会出现精神功能障碍,头晕和虚弱的迹象,克服频繁夜间射精的发生,并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参加各种文化和体育活动,建立正常的生活方式,在婚后建立规律的性生活方式,消除性思想和性幻想,努力摆脱性欲问题。

2.注意性器官的卫生,养成经常洗性器官的习惯,及时治疗性器官和下泌尿道疾病。

3.调整睡眠习惯,不要穿紧身衣入睡,下半身和脚不宜过热过凉,不要在睡觉时仰卧位,避免暴露性器官。

4.正确使用药物,如补肾益气药,金桂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以及口服睾丸激素片补充激素等。

5.如果有频繁的遗精,可以使用饮食疗法,如莲子炖猪腰,主要使用莲子和猪腰,将莲子浸泡在沸水中,去除核心和皮,猪腰和莲子加入适量的水来熬汤,然后调味后,可以喝汤同时也可以吃肉。莲子起到镇静神经和强健脾脏的作用,猪腰具有补肾的作用,因此对频繁的遗精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频繁的夜间射精通常分阶段发生,在一段时间内频繁发生,隔一天就会减少或恢复正常,长期频繁的遗精并不多,大部分上述治疗都可以缓解,治愈后,对性功能和生育能力没有影响,所以无需担心。否则,成为一种不良的心理因素和心理刺激,不利于恢复病情。

相关推荐

青少年遗精影响发育吗
青少年遗精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一般来说对发育的影响并不大。青少年在青春发育期由于精力比较旺盛,另外可能受到性刺激之后,就容易导致遗精的现象出现。当然,如果青少年出现特别频繁的遗精,那可能是发生了某些异常情况引起,比如发生了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病变,可能会导致频繁的遗精出现,那这时候就要引起一定的重视了,建议及时的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明确诊断之后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才可能改善以上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22

80839次收听

做梦遗精有害身体吗
做梦遗精对身体没有害处,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遗精症状,一般每周一次或一个月1~2次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频繁遗精是不正常的,对身体有影响,频繁遗精跟平时刺激有一定的关系,比如经常看黄色小说、黄色录像带或者身体素质过差都有可能会产生此种症状。若有频繁遗精的症状出现,需要及时就医调理治疗。可以去医院进行心理治疗,同时还可以配合使用营养神经类的药物调理,都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以免对身体产生伤害。
语音时长 01:03

2021-04-22

65082次收听

治疗遗精的食疗方法
遗精分为生理性遗精和病理性遗精两种情况。生理性遗精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是很正常的。病理性遗精属于一种病态,频繁出现遗精现象则属于病理性遗精。其实,对于早期病理性遗精大家不妨可以试试食疗方法。那么,治疗遗精的食疗方法都有哪些?
遗精的原因都有哪些
遗精是男性性成熟的表现,很多男性都会有遗精的症状,那么遗精的原因是什么呢?经常遗精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遗精的危害是什么?经常遗精的男人要注意调理,如何调理遗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遗精原因一、精神因素有时白天看到自己的性刺
经常遗精怎么治疗最快
想必很多年轻男性朋友对于遗精都不陌生。大家都认为遗精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其实,这样的认识是不完全正确的。医学上遗精分为生理性遗精和病理性遗精两种情况。对于生理性遗精大家没必要去过度关心,但是,病理性遗精的出现,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去治疗。那么,
考试紧张遗精怎么回事
男性考生考试紧张遗精主要是由于精神压力过大、过度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所致,适当调节可自行缓解。而有部分考生经常出现这一症状则是大脑神经衰弱的表现,大脑神经衰弱时会影响到身体其他方面的健康。
遗精和滑精区别
滑精和遗精是很多病人经常问的问题,遗精、滑精有个共同点,都是在非性生活情况下,也非手淫性刺激,直接刺激情况下引起的射精。中医传统的观念认为有梦而视为遗精,无梦的为滑精,这两个都可以说是生理现象,也都可以说是病理现象。如果一个正常男性成熟的情况下,在没有性生活的时候,在一定阶段出现一些遗精,这是正常的。但如果要是频繁发作,那就可能会短时间之内,比如一周好几次,甚至一天就一、两次,那就是病了。有人把滑精作为遗精一个更严重阶段,就是身体上病变更严重了,出现滑精了。其实这不一定,如果一个人没有性生活,偶尔紧张以后出现遗精或者滑精,其实可以接受。但是同样如果要是反复的、多次的、频繁出现遗精或者滑精,可能就是生殖系统上或者其他方面某些问题故障,就要找医生稍微分析一下看看。
语音时长 01:28

2020-03-17

54587次收听

遗精的危害有哪些
生理性遗精并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的危害,病理性的遗精会造成精神萎糜、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这些明显身体不适的现象。遗精是指在没有性生活的情况下出现精液射出的现象。遗精又分为两种:一、发生在睡眠状态下,临床称之为梦遗。二、发生在清醒状态下,为滑精。两者在本质上没有明显的区别。遗精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生理性的遗精和病理性遗精,对于青春期的男性以及成年的男性,若没有规律的性生活,也没有定期的手淫习惯,出现遗精的现象就称为生理性遗精,对于病理性遗精的患者临床上需要加以关注,并且治疗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讲,病理性的遗精又常常分为以下几个证型,心肾不交、心脾两虚、肝经湿热、肾阳不固,这些都是导致病理性遗精的常见的中医类型。建议患者可以到医院找专业的医生进行相应的诊断和辨证治疗。
语音时长 01:29

2020-02-21

63343次收听

02:17
遗精和滑精的区别
遗精、滑精有个共同点,就是在非性生活情况下,也非手淫性刺激,直接刺激情况下引起的射精。中医传统的观念认为有梦而视为遗精,无梦的为滑精,这两个都可以说是生理现象,也都可以说是病理现象。如果一个正常的男性,在没有性生活的时候,出现遗精是正常的。如果要是频繁发作,一周好几次,甚至一天一、两次,那就是病了。如果这个人没有性生活,紧张以后偶尔出现一次,其实可以接受。但是如果要是反复的、多次的、频繁出现遗精或者是滑精,可能就是生殖系统上或者其他方面某些问题故障,就要找医生分析。
02:48
如何控制晚上遗精梦遗
不要过多的去接触性刺激的画面和影像,规律的性生活,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手淫的办法。遗精精分为梦遗和滑精,遗精分为生理性遗精和病理性遗精。由于没有规律的性生活,或者是没有规律的手淫导致的遗精,称为生理性遗精。由于频繁的遗精导致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等身体不适的症状,称为病理性的遗精。导致病理性的遗精的原因:一、大病或者是慢性的疾病造成身体的机能的下降。二、视听或者画面的性刺激,导致大脑的中枢处在兴奋的状态。三、由于某些药物所导致。
02:06
遗精的危害
遗精是男性在没有性生活时精液射出的现象。遗精还可以分为生理性的遗精和病理性遗精。青春期的男性以及成年男性,如果没有规律的性生活和定期的手淫习惯而出现遗精就称为生理性遗精,这类遗精并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的危害。病理性频繁的遗精常常会给患者造成精神萎糜、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等明显的身体不适,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讲有以下几个证型:心肾不交、心脾两虚、肝经湿热、肾阳不固。因此建议患者到医院找专业的医生进行相应诊断和辨证治疗。
02:26
遗精的原因
遗精是指没有正常性行为情况下,如手淫和正常男女性交,精液自行射出或流出现象。遗精原因有:第一,生理方面因素。通常是不知不觉当中,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比如,平常内裤或者外裤,穿的过紧,这时,如果外界有性刺激,造成阴茎自然勃起兴奋状态,由于过紧衣服,摩擦刺激龟头,就会产生射精动作。第二,病理疾病因素。常见于生殖系统炎症,如附睾炎、精囊炎、前列腺炎等,炎症刺激下,性神经产生自发射精动作,也会造成遗精现象,如果是疾病因素引起遗精,应尽早到医院治疗。
02:24
青少年遗精怎么治
青少年遗精很多见,青春期发育以后,青少年血气方刚,性欲也旺盛,同时没有规律的性生活,出现遗精很正常。对于这种我们强调:第一,保持身心愉悦。第二,就是可以适当的手淫,防止过度频繁的遗精。如果是过度频繁的遗精,就有可能身体出现了状况,就需要去医院做一些相关检查判断原因。比如青少年喜欢看黄色录像,喜欢过一些有刺激的生活,甚至有的还喜欢喝刺激性饮料、吃麻辣烫,这些刺激的东西易导致遗精。这些生活习惯需要去改善,如出现了病理性遗精,需要到医院进行专科检查,进行专科的治疗。
经常遗精的危害
经常遗精,首先要分清是生理性遗精还是病理性遗精。生理性遗精没有影响,而病理性遗精的患者经常伴有失眠、多梦、乏力等影响人的精力和体力。一、经常遗精如果是正常的生理性遗精,比如每周有一次遗精,每个月有三次到六次的遗精,这种情况不会有严重的后果,所以这种情况不用担心。患者经常遗精如果影响生活,可能是病人精神、心理因素,认为排精有异常。而病理性遗精因为慢性前列腺炎、后尿道炎症,以及患者可能有抑郁、焦虑情绪等病理因素引起的。二、如果长期频繁遗精,病人会在遗精的同时,伴随有失眠、多梦、健忘、乏力、倦怠等情况,会影响人的精力、体力,对病人的身体有一定影响,这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诊断,进行针对性治疗,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语音时长 01:38

2019-07-12

59599次收听

遗精频繁能自愈吗
正常男性如果没有性生活,通常会有遗精的现象,遗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中年人遗精较少,大多数遗精都是在劳累过度时发生的。如果平时沉迷于手淫,频繁的刺激会导致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导致体力下降或萎靡不振,这也可能导致频繁发生的夜间发射。遗精并不一定通过药物才能治愈,可以注意日常的调理和生活方式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