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西泮中毒怎么办
地西泮中毒可通过立即停药、催吐洗胃、使用拮抗剂、血液净化、对症支持等方式治疗。地西泮中毒通常由过量服药、误服、长期滥用、个体敏感性差异、药物相互作用等原因引起。

1、立即停药
发现地西泮中毒后需立即停止服用该药物。地西泮属于苯二氮䓬类镇静催眠药,过量服用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表现为嗜睡、言语含糊、共济失调等症状。患者应避免继续摄入任何含地西泮成分的药物,包括复方制剂。同时需检查患者周围环境,清除可能残留的药物,防止二次误服。
2、催吐洗胃
对于口服中毒且就诊及时的患者,可考虑采用催吐或洗胃清除胃内残留药物。若中毒时间在1-2小时内且患者意识清醒,可先用压舌板刺激咽喉部催吐。昏迷患者需在气管插管保护下行洗胃治疗,使用生理盐水或温水反复冲洗,直至洗出液澄清。洗胃后可经胃管注入活性炭混悬液吸附残留药物。
3、使用拮抗剂
氟马西尼是苯二氮䓬类药物的特异性拮抗剂,能竞争性阻断地西泮与受体结合。成人首次静脉注射0.2-0.3毫克,必要时每分钟重复给药,总量不超过2毫克。使用过程中需监测患者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警惕反跳性镇静风险。对于混合药物中毒或癫痫病史患者需谨慎使用。

4、血液净化
重度中毒患者可考虑血液灌流或血液透析治疗。地西泮蛋白结合率高但分布容积大,血液净化对游离药物的清除效果有限,主要适用于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或出现顽固性低血压的患者。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电解质平衡,及时补充白蛋白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5、对症支持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基础治疗,昏迷患者需侧卧位防止误吸。出现呼吸抑制时给予纳洛酮静脉注射,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低血压患者可静脉输注晶体液或血管活性药物。持续心电监护直至症状完全缓解,警惕迟发性呼吸抑制等并发症。

地西泮中毒恢复期应避免驾驶或操作精密仪器,防止残留镇静作用导致意外。患者及家属需接受用药安全教育,了解正确服药方法和潜在风险。长期服用者建议定期评估用药必要性,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家庭药箱需妥善保管,避免儿童或认知障碍者误取。若出现头晕、嗜睡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就诊时需携带药品包装以便医生快速识别。
相关推荐
02:41
02:57
01:50
03:09
02:44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脑梗塞由什么引起
- 2 脑梗塞是怎样形成的呢
- 3 脑梗塞应该多该注意什么
- 4 脑梗塞应该注意什么
- 5 脑梗塞自己怎么处理
- 6 脑梗塞什么引起
- 7 脑梗塞应该注意哪些呢
- 8 脑梗塞严重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