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骨折的预后如何
脊椎骨折的预后与损伤程度、治疗时机及康复管理密切相关,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恢复基本功能,但严重损伤可能遗留活动受限。
轻度压缩性骨折通过卧床休息、支具固定及康复训练,通常3-6个月可逐步恢复日常活动。椎体高度丢失不超过30%的患者,疼痛症状多在1-2个月内缓解,后期通过核心肌群锻炼能减少后凸畸形风险。骨质疏松性骨折需同步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如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药物,以降低再骨折概率。
爆裂性骨折或合并脊髓损伤者预后较差,即使通过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椎体成形术等手术重建稳定性,仍可能遗留神经功能障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需长期依赖轮椅,并面临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并发症风险。老年患者因基础疾病多、愈合能力弱,康复周期可能延长至1年以上。
脊椎骨折后应坚持钙剂与维生素D补充,每日摄入牛奶300-500毫升、深绿色蔬菜200克以上。康复期避免弯腰搬重物,睡眠时选择硬板床,逐步进行游泳、五点支撑等低冲击运动。定期复查X线或MRI评估愈合情况,若出现进行性麻木、肌力下降需立即就医。心理疏导对长期卧床患者尤为重要,家属可协助参与康复训练以提升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