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人参健脾丸治什么病

62223次浏览

人参健脾丸是一种中成药,可以用于治疗不思饮食、消化不良、腹泻便溏、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疾病,建议遵医嘱服药。

1、不思饮食:人参具有提高食欲的作用,因此在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情况下,人参健脾丸有助于刺激食欲。

2、消化不良:如果消化系统功能不佳,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胃部不适等症状。人参健脾丸中的一些成分可能有助于改善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减轻相关症状。

3、腹泻便溏:在某些情况下,腹泻可能与脾胃虚弱或气血不足有关。人参健脾丸中的成分可以帮助加强肠道的稳定性,减少腹泻的发作。

4、脾胃虚弱:脾胃虚弱是中医中常见的诊断,指的是脾胃功能不足,可能表现为食欲不振、胃胀、腹泻等症状。人参健脾丸具有健脾的功效,可以帮助改善这种症状。

5、气血不足:气血不足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意味着体内的能量和血液不足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人参健脾丸,能够帮助改善症状。

患者在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治疗,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相关推荐

02:47
肠胃湿气重的症状
脾胃属于人体消化系统的两个重要器官,中医认为脾胃属于后天之本,主消化吸收,脾主运化。脾主运化是指脾负责从食物中摄取水谷精微、营养物质。另外,脾主运化还包括脾与人体的水湿代谢有关系。脾主四肢,即脾的功能强弱与四肢的活动能力有关。如果脾胃之气受损,就会出现水液代谢异常的情况。湿气停留在体内会产生胃胀、腹胀、食欲不振、进食量减少、容易疲劳。一旦四肢疲劳,就容易感染、感冒。另外,可能出现白带异常,白带清晰、量多,这都属于脾胃湿气比较重的症状。
02:57
湿气重脸上长痘痘用什么药
湿热的体质出现痘痘的时候一定要清热利湿,可以用一些具有清热利湿,解毒作用的药物,像薏米、滑石、黄芩、黄连、莲子、穿心莲、黄柏等一类清热利湿的药物,对湿热性的痤疮有一定的治疗效果。青壮年脾胃功能较强健,食欲较好,如果不注重饮食养生,经常吃一些麻辣刺激的东西,或经常饮用白酒,就会导致体内湿热比较旺盛,阻塞经络系统,使面部气血运行不通畅,可能引起痤疮的出现,面部的皮疹、红肿、热痛,或皮疹上面有白头,或是皮疹上面有黑头。
02:49
湿气的症状有哪些
湿气湿属于外在的邪气,中医是六淫邪气之一。中医认为,自然界侵入到体内的邪气有六种,是风、寒、暑、湿、燥、火。湿气是其中之一,湿气通于夏,夏天湿气比较重,夏天和人体的脾胃相对应。另外,湿气和脾胃相对应。也就是湿气进入体内以后,易出现脾胃功能下降的症状,食欲不振,摄食量减少,四肢无力,酸困,大便不成形,舌苔白厚。另外,湿气是为阴邪,湿气吸入体内以后,使经络不通,使肌腱、肌肉组织僵硬、麻木、疼痛、关节疼痛这一类症状。另外,湿为阴邪,湿气下注可以引起来腹泻、白带异常、增多等等症状。
汗蒸能否去湿气
要从几个方面说,汗蒸相当于中医的发汗,中医的发汗是通过用药物,汗蒸是通过外来的热,引起身体出汗,但是有同功的疗效,某湿气是可以去的。首先,汗蒸可以调动人体,增加血液循环,让体内温度暂时的升高。因为湿气是中医学的,西医没有这个名词,湿气相当于人体的慢性炎症。汗蒸因为能够提高人体的功能,让人体的血液循环更快,同时免疫功能活跃起来。因此,从某方面来说是可以祛湿的。因为湿相当于慢性炎症,如果是汗蒸调动人体积极性,就是免疫功能,湿气可以吃掉,打个比方,类风湿汗蒸以后,本来不能动,汗蒸完之后,关节就会活动,这个中医上说就是祛湿。但是,随着汗蒸如果皮肤起疹子或者是起水泡,说这就是祛湿,这个不科学。因为汗是通过汗腺出来的,如果是汗管不通畅,就会出现小水泡,很正常的,跟祛湿没关系。建议蒸温度不能太高,可以适当的用温度低点,出汗少一点,时间长一点,这种蒸法对能够祛湿气有一定的好处,尤其是风湿病人。
语音时长 02:03

2021-06-25

78887次收听

中医艾灸的作用
艾灸作用主要有局部刺激、经络调节、调节免疫。一、局部刺激:灸疗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起到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皮肤代谢能力增强,促进炎症、黏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吸收消散。二、经络调节:人体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互相协调,主要靠经络调节作用实现。经络腧穴对于药物储存性,腧穴具有储存药物作用,药物理化作用较长时间停留在腧穴或释放到全身,产生整体调节作用,使疾病得以治愈。三、调节免疫:很多临床实验都证明,灸疗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作用。灸疗许多治疗作用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也就是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并且在病理状态下,调节作用更加明显。
语音时长 01:56

2020-01-14

55241次收听

归脾丸与健脾丸的区别
归脾丸与健脾丸都是健脾类中草药,但两者在本质上存在有较大差别,首先是两种药物炮制时使用的中草药种类不同,再者是所主功效也有所差距,其中归脾丸在健脾同时还能养心血,而归脾丸主要是治疗脾虚泄泻,故选用时要注意。
脾湿是什么内容
在中医五行中,脾属土,主运化水谷、水湿。当脾胃受湿邪困阻时,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造成脾湿的原因分为外因、内因两部分。外因主要是季节、气候、环境等因素导致的脾湿,内因主要为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等造成脾气虚弱,形成脾湿。
语音时长 01:55

2018-09-29

58648次收听

湿气重怎么治疗呢
在生活中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现代很多人都有湿气重的情况存在,所以对于湿气重这种疾病我们也需要多去了解一些常识,其实出现了湿气重的情况还是有很多种祛除的方式的,平时保持运动对于祛除湿气重也有很好的作用。
湿气重的人怎么减肥
造成肥胖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湿气重就是导致减肥难的一个因素,因此如果出现此现象,那么就需要考虑湿气重的因素了,找到合适的减肥方法进行减肥,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对于湿气重的人们减肥的方式可以从多方面进行,食疗和运动相结合是比较合适的。
冬天湿气重怎么办
很多人觉得冬季是比较干燥的季节,就忽视了对于湿气重的调理,但是要知道湿气重也是有可能发生在冬天的,并且在冬季湿气重更加难以调理,所以及时的发现很重要,那么冬天湿气重怎么办呢?
湿气重的人怎么排湿
湿气是中医的说法,中医认为,每个人体内都有湿气,自然界中气候潮湿、食肉等是湿气的来源,湿气过多会伤害身体,因此出现了湿气重及时的进行排湿是需要重视的,而具体的排湿方式为大家介绍几种比较方便的。
脾湿吃什么药
脾胃中焦,是分清化浊的地方,水谷精微,都是先入于胃,然后过脾来分别转运。这个地方是容易产生湿气聚集的,但是脾湿,临床上要分清楚寒热之分,是寒湿,还是湿热。如果是寒湿,一般我们常用的是藿香正气散,这个是有成药的,它主要起到芳香化湿,散寒解表的作用。主要成分包括藿香、白术、茯苓、半夏、陈皮、厚朴、紫苏、白芷、桔梗等。藿香正气散在服用时要注意,不是感觉自己拉肚子就服用,一定是寒湿,如果是湿热,吃藿香正气散很容易加重病情。对于脾胃湿热,伴有腹泻症状的人群,可以用葛根芩连汤。如果是单纯的中焦湿热比较盛,可以用清中汤,如果寒热分的不明显,是脾虚湿困,可以用参苓白术散来健脾益气清化湿浊。
语音时长 01:55

2018-04-11

65908次收听

脾湿肥胖怎么减肥
脾湿肥胖,也叫虚胖,在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往往脾虚跟肥胖伴行。因为阳气能够升腾,能够把水气化掉。脾虚,水谷精微运化就不足,容易聚集,升为痰湿,就形成肥胖的机理。那应该怎么办呢?要健脾益气,利湿渗水,甚至要燥湿化痰。比较常见的方法,可以用参苓白术散和防己黄芪汤,达到健脾益气,淡渗利湿的作用。如果痰湿比较盛,可以加导痰汤。从饮食上,要管住嘴,迈开腿。要少吃肥干厚腻的食物,但是不推荐完全节食,这样反而导致脾胃更加虚弱。平时要多加运动,可以振奋阳气,让脾胃功能加强,反而利于减肥。
语音时长 01:29

2018-04-11

61379次收听

02:02
什么是脾胃不和
脾胃不和主要是脾和胃的功能不协调,脾胃在五行上均属土,都与消化有关,脾主运化具有运化水谷、水湿的作用,胃主收纳具有腐熟水谷的功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只有两个脏器功能协调运作,才能促进消化吸收,保证身体健康。
02:18
脾湿是什么意思
在中医五行中,脾属土,主运化水谷、水湿。当脾胃受湿邪困阻时,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造成脾湿的原因分为外因、内因两部分。外因主要是季节、气候、环境等因素导致的脾湿,内因主要为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等造成脾气虚弱,形成脾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