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肌肉萎缩还能恢复吗

62169次浏览

肌肉萎缩能否恢复取决于病因和严重程度,部分情况通过干预可改善功能。

神经损伤或废用性萎缩早期积极康复训练可能恢复。神经压迫解除后配合电刺激、被动活动可促进肌纤维再生。脊髓损伤患者通过功能性电刺激结合站立训练能减缓萎缩进程。中风后偏瘫患者进行抗阻训练和任务导向训练可提升肌力。长期卧床者每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能维持肌肉弹性。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遗传性疾病导致的萎缩难以逆转。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肌肉会持续退化,需呼吸机支持。晚期脊髓性肌萎缩会出现全身肌力丧失,以延缓病情为主。严重创伤后肌肉坏死需手术重建,功能恢复有限。长期未治疗的周围神经病变可能导致永久性肌纤维丢失。

建议尽早就医评估病因,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营养师指导下补充乳清蛋白和支链氨基酸,配合水疗等低冲击运动。定期使用肌电图监测神经肌肉功能,必要时采用矫形器代偿功能。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肌肉溶解,注意预防压疮和关节挛缩等并发症。

相关推荐

肌肉萎缩症有什么症状
肌肉萎缩症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肌肉体积缩小、运动功能减退等症状。肌肉萎缩症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损伤、代谢异常、炎症反应、肌肉病变等原因有关。
脊髓空洞症有多严重
脊髓空洞症的患者症状是比较严重的,往往在早期时就有可能会造成患者的上肢一侧或双肢感觉节段性分离障碍,除此之外,患者还会出现双侧肢体痛觉减退或消失,并且随着疾病的发展,还会出现骨间肌以及指尖肌。当然,在肌肉萎缩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爪形手,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等。建议患者出现以上症状后,大部分考虑为脊髓空洞症的疾病,往往在早期时就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不要延误病情,以免耽误治疗,从而增加治疗的难度,对患者身体造成进一步影响。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8

59351次收听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是怎么造成的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大多数是由于遗传基因异常而引起的疾病,会造成肢体肌萎缩、肌无力病症出现。脊髓性肌萎缩症可能会由于多种基因突变而引起,一般是指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突变所引起的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所以遗传因素是造成脊髓性肌肉萎缩的主要原因。当然,诱发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情绪变化、外伤、手术、疲劳等因素,都有可能会诱发疾病出现。需要注意的是,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和先天性肌营养不良、代谢性肌肉病等容易混淆,所以要特别的注意,积极配合医生查找原因再做治疗。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8

93754次收听

脊髓萎缩症可以治愈吗
脊髓萎缩症的出现目前并没有办法治愈,所以只能够选择康复治疗为主,在选择治疗时,我们可以考虑多服用维生素b,多选择物理治疗,或是按照病情来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毕竟目前没有什么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只能够按照这些方式来缓解。
脊髓性肌萎缩需要怎么治疗
脊髓性肌萎缩的出现要想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式,首先可以选择康复性锻炼,另外也可以选择物理治疗,同时最好是注重于生活治疗,不要过于的劳累,否则很可能会造成肌肉劳损或是骨骼劳损,另外也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
脊髓性肌萎缩可以治疗好吗
脊髓性肌萎缩是可以治疗好的,目前的医学上治疗的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还有针对性治疗,只要能够针对原发性病因来获得有效治疗,自然就能够有效控制病情,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治疗上或许会有一定难度,要想有效控制病情还需要煞费苦心。
脊髓萎缩症的症状
婴儿脊髓萎缩症可能会出现对称性肌无力以及肌肉松弛的症状,有时候也会发生肌肉萎缩。如果患的是少年型脊髓萎缩症,往往会出现步态异常的现象。中间型脊髓萎缩症可表现为近端无力。有些人患有少年型显性遗传肌萎缩,这时候会有近端肌无力的问题,甚至发生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