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肌萎缩有什么症状

发布时间:2020-08-1865924次浏览

肌萎缩在发病早期会出现身体乏力的症状,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下肢,患者常常无法久站。如果患有肌萎缩,还会出现面色无华的症状,不仅面部毫无生气和光泽,嘴唇也会发紫。除此以外,肌萎缩的患者路经常会跌倒,还会有假性肌肉肥大、感觉障碍以及其他的症状。

肌萎缩也就是肌肉萎缩,通常都是由肌肉本身的疾病或者是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所引发,比如说神经源性肌萎缩或者肌源性肌萎缩。肌萎缩很容易引起肺炎或者是压疮等并发症,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导致残疾,甚至导致死亡。那么肌萎缩有什么症状?
  1、身体乏力
  身体乏力是肌萎缩最常见的症状表现,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下肢。在肌萎缩发病早期,患者常常感觉下肢酸软无力。虽然暂时能够站立,可是站立的时间却不是很长,如果说站的太久,四肢便会出现发软现象,下肢的表现尤为明显。经过适当的休息之后,这种乏力的症状会有所缓解,伴随着病情的加重,乏力的问题也会更加严重。
  2、面色无华
  面色无华也是肌萎缩比较常见的症状表现。如果说患上了肌萎缩,患者的面色会变得特别难看,不仅毫无光泽和生气,而且嘴唇也会发紫。有些患者的舌下会出现瘀斑,由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这些瘀斑的表现也不一样。有的时候四肢的青筋会暴露,脉搏也会无力。
  3、走路跌倒
  一旦患上肌萎缩,受累的肌肉就容易产生疲劳感和无力感。走路的时候经常都会跌倒,如果说情况严重,跌倒之后往往无法自行起身。跑、跳以及爬楼梯等动作也是比较吃力的,有些人甚至无法做这样的动作。
  4、假性肌肉肥大
  很多肌萎缩的患者还会出现假性肌肉肥大的情况,假性肌肉肥大通常都是出现在肌肉萎缩的部位附近。
  5、感觉障碍
  有些肌萎缩属于是神经性肌萎缩,这个时候神经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出现一些神经系统症状,比如说感觉障碍。
  6、其他症状
  如果患上了肌萎缩,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其他的症状,比如说经常感觉耳鸣,有时还会有遗尿和遗精等现象。如果患者是女性,有可能会出现月经不调的情况。

相关推荐

脊髓空洞症有多严重
脊髓空洞症的患者症状是比较严重的,往往在早期时就有可能会造成患者的上肢一侧或双肢感觉节段性分离障碍,除此之外,患者还会出现双侧肢体痛觉减退或消失,并且随着疾病的发展,还会出现骨间肌以及指尖肌。当然,在肌肉萎缩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爪形手,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等。建议患者出现以上症状后,大部分考虑为脊髓空洞症的疾病,往往在早期时就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不要延误病情,以免耽误治疗,从而增加治疗的难度,对患者身体造成进一步影响。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8

59351次收听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是怎么造成的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大多数是由于遗传基因异常而引起的疾病,会造成肢体肌萎缩、肌无力病症出现。脊髓性肌萎缩症可能会由于多种基因突变而引起,一般是指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突变所引起的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所以遗传因素是造成脊髓性肌肉萎缩的主要原因。当然,诱发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情绪变化、外伤、手术、疲劳等因素,都有可能会诱发疾病出现。需要注意的是,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和先天性肌营养不良、代谢性肌肉病等容易混淆,所以要特别的注意,积极配合医生查找原因再做治疗。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8

93754次收听

脊髓萎缩症是什么原因
脊髓萎缩症比较常见的发病原因就是遗传,通常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脊髓萎缩症的发病也和费用性因素有关系,营养障碍也有可能会导致脊髓萎缩症,主要指的就是下运动神经元遭到破坏,影响到交感神经的营养作用。此外,脊髓萎缩症还有可能是肌肉疾病、病毒感染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
脊髓萎缩症可以治愈吗
脊髓萎缩症的出现目前并没有办法治愈,所以只能够选择康复治疗为主,在选择治疗时,我们可以考虑多服用维生素b,多选择物理治疗,或是按照病情来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毕竟目前没有什么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只能够按照这些方式来缓解。
脊髓性肌萎缩的症状
一旦患上严重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便会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肉松弛的现象,部分患儿还会有肌肉萎缩以及肋间肌麻痹症状。如果是迟发婴儿型,近端肌肉会出现严重的肌无力问题。少年型全身肌无力的情况会缓慢加重,30岁后会失去独立站立的能力。
肌肉萎缩症有什么症状
肌肉萎缩会导致人体的肌肉迅速变小,而且患病部位是没有办法正常活动的。患者的身材会变得消瘦,并且会失眠烦躁。得了这种病要合理搭配饮食,多吃高蛋白高营养食物。平时要注意预防感冒,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情。只有保持乐观的心情,才有利于肌肉的恢复。
肌肉萎缩的早期症状
肌肉萎缩刚发病时,会出现面部消瘦,整个人会看上去非常的虚弱苍老。然后患者会丧失食欲,身体体重下降很多,患者的活动也会明显异常,没有办法正常控制自己的肌肉。要预防这种病,平时要注意坚持运动,注意高蛋白饮食。如果做了体力活,要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