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是否脱臼如何判断
手腕脱臼可通过局部畸形、活动受限、疼痛肿胀等症状初步判断,确诊需结合影像学检查。主要有腕关节外观异常、主动活动能力丧失、被动活动疼痛加剧、局部淤血、关节稳定性测试阳性等表现。
1、腕关节外观异常
脱臼后腕部可能出现明显变形,如尺骨茎突突出或桡骨远端移位。观察手腕自然放松时的轮廓,与健侧对比可发现关节对位不齐。这种结构性改变通常伴随关节囊撕裂,需及时复位避免继发关节僵硬。
2、主动活动能力丧失
患者无法完成正常手腕屈伸或旋转动作,如拧毛巾、握拳等日常动作受阻。由于关节面脱离正常位置,肌肉收缩无法有效传导力量,此时强行活动可能导致周围韧带二次损伤。
3、被动活动疼痛加剧
医生检查时轻轻牵拉或旋转患肢会引发剧烈疼痛,这是关节囊和周围韧带受牵拉的典型表现。疼痛多集中在桡腕关节或腕中关节区域,按压时可触及异常骨性突起。
4、局部淤血
损伤48小时内可能出现皮下淤青,提示关节周围血管破裂。肿胀程度与损伤严重性相关,月骨周围脱臼时可见腕掌侧弥漫性肿胀,而桡腕关节脱臼多表现为背侧隆起。
5、关节稳定性测试阳性
专业检查如腕关节应力试验可评估韧带完整性。检查者一手固定前臂,另一手对腕骨施加侧向压力,出现异常移动或弹响提示脱臼。该测试须由医生操作,避免自行检查加重损伤。
疑似脱臼时应立即停止手腕活动,用硬板或杂志临时固定患肢,将前臂悬吊于胸前减少晃动。冰敷可缓解肿胀但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禁止自行尝试复位,错误操作可能损伤神经血管。就医后需完善X线检查明确脱臼类型,单纯脱臼多采用手法复位配合石膏固定,复杂病例可能需手术修复韧带。康复期可遵医嘱进行渐进式关节活动度训练,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等外用药物缓解疼痛,日常注意避免提重物等负重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