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床上长个肉疙瘩什么原因
牙床上长肉疙瘩可能与牙龈增生、根尖周脓肿、牙龈瘤、口腔纤维瘤或黏液囊肿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牙龈增生
长期口腔卫生不良或佩戴义齿刺激可能导致牙龈组织过度生长,形成柔软无痛的红色肉疙瘩。需通过超声波洁治清除菌斑,严重者需行牙龈成形术。
2、根尖周脓肿
龋齿或牙外伤引发牙髓坏死时,脓液穿透牙槽骨在牙龈形成凸起肿块,伴随剧烈跳痛和牙齿松动。需进行根管治疗配合甲硝唑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3、牙龈瘤
妊娠期激素变化或慢性炎症刺激可导致血管性牙龈瘤,表现为紫红色易出血的肿物。妊娠期患者分娩后多自行消退,其他患者需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
4、口腔纤维瘤
咀嚼摩擦等机械刺激可能诱发口腔黏膜纤维组织增生,形成质地坚硬的白色肿物。确诊后可通过二氧化碳激光或手术切除,复发概率较低。
5、黏液囊肿
小唾液腺导管破裂后黏液外渗形成半透明囊泡,常见于下唇和颊黏膜。较小囊肿可观察自愈,较大者需行囊肿摘除术避免反复破损。
日常应注意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口腔,避免进食过硬或过烫食物刺激病变部位。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发现牙龈异常增生、溃疡长期不愈等情况须立即就诊。孕妇及正畸患者需加强口腔护理,减少局部刺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