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多且经期时间长是怎么回事
月经量多且经期时间长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激素治疗、药物控制、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
1、内分泌失调
长期精神压力或过度节食可能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增多。伴随症状包括乳房胀痛、情绪波动。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调节激素,配合规律作息和减压措施。
2、子宫肌瘤
肌壁间或黏膜下肌瘤会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导致经期出血量超过80毫升,经期持续7天以上。可能出现贫血、下腹坠胀。可选用米非司酮片缩小肌瘤,或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建议补充琥珀酸亚铁片改善贫血。
3、子宫内膜息肉
雌激素水平过高刺激子宫内膜局部增生,形成息肉后阻碍子宫收缩止血。典型症状为经间期出血、经血淋漓不尽。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术是主要治疗方式,术后需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预防复发。
4、凝血功能障碍
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友病等疾病会导致凝血时间延长,经血不易凝固。可能伴随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使用氨甲环酸片止血,维生素K1注射液改善凝血功能。
5、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侵袭子宫肌层形成腺肌症,引起子宫增大、收缩乏力。特征性表现为进行性痛经伴月经量多。可选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抑制内膜生长,严重者需行病灶切除术。
建议记录至少3个月经周期的出血量、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避免摄入生冷辛辣食物,经期使用夜用加长卫生巾并每2小时更换。若连续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或经期超过10天仍未见减少,应及时进行妇科超声和性激素六项检查。日常可适量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摄入,但须避免自行服用阿胶等活血药材以免加重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