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如何护理
老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护理需结合抗感染、监测并发症及生活管理,主要包括严格遵医嘱用药、维持口腔卫生、控制基础疾病、观察症状恶化、保证营养支持等措施。
1、抗感染治疗
老年患者需严格按疗程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青霉素钠、盐酸万古霉素注射液等,不可自行停药。治疗期间监测体温、血常规及炎症指标,若出现皮疹、腹泻等药物不良反应需及时告知医生。静脉用药期间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避免导管相关感染。
2、口腔护理
每日使用软毛牙刷清洁牙齿,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预防口腔细菌入血。有牙龈炎或龋齿者应优先治疗,避免侵入性牙科操作。义齿佩戴者需每日消毒清洁,睡眠时摘除。
3、基础病管理
合并糖尿病者需将空腹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高血压患者监测血压变化。心力衰竭患者记录每日出入量,限制钠盐摄入。所有慢性病药物需按时服用,避免因心内膜炎治疗中断原有用药。
4、症状监测
密切观察有无新发发热、呼吸困难、肢体水肿或意识改变,警惕心力衰竭、栓塞等并发症。肢体突发疼痛或淤斑可能提示动脉栓塞,需立即就医。听诊心脏杂音变化可反映瓣膜损害进展。
5、营养支持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如鱼肉泥、蒸蛋羹、西蓝花等,少量多餐。发热期间增加水分摄入,贫血患者可补充含铁食物。避免生冷、坚硬或刺激性食物,防止胃肠不适加重心脏负荷。
护理期间保持环境安静通风,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减轻呼吸困难。康复期逐步增加床边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培养、心脏超声评估疗效,长期随访预防复发。家属需学习体温测量、药物管理等技能,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医疗团队。注意患者心理疏导,减轻焦虑情绪对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