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的早期症状和前兆
心肌炎的早期症状和前兆主要有胸闷胸痛、心悸气短、乏力疲劳、发热咳嗽、胃肠道不适等。心肌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反应、毒素接触等原因引起,需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测等方式确诊。
1、胸闷胸痛
胸闷胸痛是心肌炎最常见的早期症状,表现为心前区压迫感或钝痛,可能放射至左肩背部。症状多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可能伴随上呼吸道感染史。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使用辅酶Q10片、曲美他嗪片等营养心肌,急性期需卧床休息。
2、心悸气短
心悸气短表现为心跳不规则或自觉心跳沉重,轻度活动即感呼吸困难。可能与心肌细胞水肿导致心功能下降有关。部分患者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建议监测静息心率,避免咖啡因摄入,医生可能开具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律,严重者需吸氧治疗。
3、乏力疲劳
持续不明原因的疲倦感是心肌炎的非特异性表现,与心肌收缩力减弱导致全身供血不足有关。患者常伴食欲减退、四肢沉重感。需保证每日8小时睡眠,补充维生素B族,急性期可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改善能量代谢,恢复期逐步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
4、发热咳嗽
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可能出现低热伴干咳,体温多在37.5-38.5℃之间。柯萨奇病毒感染者可见咽部充血。需与普通感冒鉴别,若发热超过3天伴胸痛需警惕心肌受累。可检测血清肌钙蛋白,医生可能开具利巴韦林颗粒抗病毒,禁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加重心肌损伤。
5、胃肠道不适
约20%患者以恶心呕吐、腹泻为首发症状,儿童更常见。肠道病毒感染者可能出现腹痛腹胀。需少量多餐进食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脂饮食。腹泻严重时检测电解质,可口服补液盐,心肌酶异常者需住院观察,慎用止泻药以免掩盖病情。
心肌炎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治疗,急性期绝对卧床2-4周,恢复期6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每日监测血压心率,出现新发胸痛或呼吸困难立即就诊。饮食选择低盐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蛋白,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康复阶段可在心功能评估后逐步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疫苗接种可预防部分病毒性心肌炎,流感季节需做好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