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有没有干槽症
干槽症可通过拔牙后剧烈疼痛、口腔异味、创口空虚感等症状判断。干槽症通常由血凝块脱落、细菌感染、创伤过大等原因引起,需通过清创填塞、药物治疗等方式处理。
1、剧烈疼痛
拔牙后2-3天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且放射至耳颞部,是干槽症的典型表现。疼痛常无法通过普通止痛药缓解,可能伴随下颌淋巴结肿大。此时需及时就医清除腐败组织,局部使用盐酸利多卡因溶液麻醉后,填入碘仿纱条止血消炎。
2、口腔异味
创口因血凝块分解会产生腐败性口臭,类似坏死组织气味。可能伴随灰白色假膜覆盖牙槽窝,提示厌氧菌感染。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创面,配合甲硝唑片抑制厌氧菌繁殖。
3、创口空虚
肉眼可见牙槽窝内无正常血凝块,暴露的骨壁呈灰白色,探针触碰时有敏感反应。需在局麻下刮除坏死骨质,填入吸收性明胶海绵促进肉芽生长。
4、发热乏力
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头痛等全身症状,体温多在37.5-38.5℃之间。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继发感染有关,可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控制感染。
5、进食困难
因疼痛导致张口受限,影响正常咀嚼功能。建议选择温凉流质饮食,避免刺激创面,同时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保持口腔清洁。
预防干槽症需在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吸烟及使用吸管,保持血凝块稳定。术后可冰敷面部减轻肿胀,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饮食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羹、牛奶等,避免过硬、过热食物刺激创面。若出现异常疼痛或渗血,应立即复诊处理,避免继发颌骨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日常可使用生理盐水轻柔漱口,但切忌用力过猛导致血凝块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