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孩患肠梗阻是怎么引起的

1832次浏览

小孩患肠梗阻可能由肠套叠、先天性肠道畸形、肠粘连、蛔虫性肠梗阻、肠扭转等原因引起。肠梗阻通常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

1、肠套叠

肠套叠是婴幼儿肠梗阻的常见原因,多因肠道蠕动节律紊乱导致近端肠管套入远端肠管。患儿可能出现阵发性哭闹、果酱样大便、腹部包块等症状。治疗需通过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解除套叠,常用药物包括开塞露灌肠剂、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

2、先天性肠道畸形

先天性肠道闭锁或狭窄可能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新生儿期即可出现胆汁性呕吐、腹胀等症状。需通过消化道造影确诊,手术矫正畸形是主要治疗方式,术后可配合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胰酶肠溶胶囊等药物辅助恢复。

3、肠粘连

腹腔手术后或腹膜炎引起的肠粘连可能造成肠管扭曲成角,表现为慢性腹痛急性加重伴梗阻症状。轻度粘连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缓解,严重者需手术松解粘连,治疗期间可使用四磨汤口服液、多潘立酮混悬液等药物。

4、蛔虫性肠梗阻

肠道蛔虫团块堵塞多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患儿常有排虫史或磨牙症状。治疗以驱虫为主,可使用阿苯达唑颗粒、枸橼酸哌嗪糖浆,配合液体石蜡口服缓解梗阻,严重者需手术取虫。

5、肠扭转

肠系膜过长的先天因素或剧烈运动后可能发生肠管扭转,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伴休克症状。需急诊手术复位,术后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预防感染,配合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排便习惯和腹部症状,培养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日常饮食中适量增加膳食纤维,如西蓝花、香蕉等,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对于术后恢复期的患儿,应按医嘱逐步过渡饮食,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普食,避免过早进食难以消化的食物。保持适量活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若孩子出现反复腹痛或排便异常,应及时复查排除复发可能。

相关推荐

经常会耳鸣是怎么回事
经常耳鸣可能由噪声暴露、耳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药物副作用、精神压力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方式缓解。
孩子皮肤过敏了怎么办
孩子皮肤过敏可通过远离过敏原、冷敷止痒、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皮肤过敏通常由食物过敏、接触性过敏、药物过敏、感染因素、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新生儿打嗝可以趴着吗
新生儿打嗝时可以短暂趴着,但需在家长全程监护下进行。趴姿可能帮助排出胃部气体,但需避免压迫口鼻或长时间保持该姿势。
老是恶心反胃怎么办
老是恶心反胃可通过调整饮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刺激性食物、服用药物、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该症状通常由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妊娠反应、胃炎、胃食管反流病等原因引起。
尿道口尖锐湿疣怎么治疗
尿道口尖锐湿疣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尿道口尖锐湿疣通常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尿道口出现疣状赘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