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胸膜炎怎么治疗
慢性化脓性胸膜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胸腔穿刺引流、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膜剥脱术、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慢性化脓性胸膜炎通常由肺部感染扩散、胸部外伤、免疫功能低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邻近器官感染蔓延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慢性化脓性胸膜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治疗过程中需监测体温、胸水性状等指标,避免耐药性产生。若合并结核感染,需联合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长期规律用药。
2、胸腔穿刺引流
对于脓液积聚量较少的患者,可在超声引导下行胸腔穿刺抽液,减轻胸膜压迫症状。穿刺后需严格无菌操作,防止继发感染。抽出的脓液应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为后续抗生素选择提供依据。穿刺后可能出现胸痛或气胸,需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3、胸腔闭式引流术
脓胸量较大或黏稠时需行胸腔闭式引流,通过留置引流管持续排出脓液。术中需准确定位穿刺点,避免损伤肋间血管和肺组织。术后每日记录引流量和性状,引流液转为清亮且每日少于50毫升时可考虑拔管。长期引流可能引发胸腔粘连,需配合胸膜腔灌洗。
4、胸膜剥脱术
慢性期胸膜增厚明显或形成纤维板时,需行胸膜剥脱术清除坏死组织和纤维分隔。手术可经胸腔镜或开胸完成,术后需放置多根引流管充分引流。该手术能显著改善肺膨胀功能,但可能并发术后出血或支气管胸膜瘘,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5、营养支持
慢性化脓性胸膜炎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需补充优质蛋白如乳清蛋白粉,并增加维生素C和锌摄入促进组织修复。贫血者可口服琥珀酸亚铁片,低蛋白血症需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饮食宜少量多餐,以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为主。
慢性化脓性胸膜炎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加重胸痛。康复期可进行深呼吸训练和上肢功能锻炼,防止胸廓畸形和肩关节活动受限。定期复查胸部CT评估治疗效果,出现发热或呼吸困难需及时复诊。日常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戒烟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