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小孩感冒了怎么办
老人小孩感冒可通过多喝水、保持休息、调整饮食、物理降温、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受凉、接触传染源、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
1、多喝水
感冒时多喝水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新陈代谢。建议选择温开水或淡盐水,避免含糖饮料。老人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儿童根据体重每公斤需50-100毫升。若出现呕吐或腹泻需适当增加补液量。
2、保持休息
充足睡眠能帮助免疫系统对抗病毒。老人应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儿童需要9-12小时。卧床时抬高头部15-30度可缓解鼻塞。避免剧烈活动,但可进行轻度伸展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3、调整饮食
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粥类、汤面等。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避免油腻、辛辣及生冷食物。少食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
4、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可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儿童可使用退热贴,老人避免酒精擦浴。保持室温在24-26℃,衣着宽松透气。监测体温变化,每2-4小时测量一次。
5、遵医嘱用药
病毒性感冒通常无须抗生素,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复方锌布颗粒等儿童专用药,老人慎用含伪麻黄碱成分药物。咳嗽痰多可用氨溴索口服溶液,鼻塞可用生理盐水鼻腔喷雾。所有药物需严格按说明书或医嘱使用。
感冒期间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老人要注意监测血压、血糖等基础指标,儿童需观察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活动量,但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日常注意根据气温增减衣物,养成勤洗手习惯,流感季节前可咨询医生关于疫苗接种事宜。若症状持续3天无改善或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表现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