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前壁缺血的后果
心脏前壁缺血可能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严重后果。心脏前壁缺血通常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需及时干预。
心脏前壁缺血初期可能仅表现为活动后胸痛或胸闷,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缺血程度加重,疼痛持续时间延长,可能伴随冷汗、恶心等症状。若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前壁心肌细胞会因缺氧坏死,引发大面积心肌梗死。此时患者可能出现剧烈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危重表现。心肌梗死后坏死区域形成瘢痕,导致心脏收缩功能下降,逐渐发展为心力衰竭。长期缺血还会干扰心脏电传导系统,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致命性心律失常。
部分患者缺血发作时无明显疼痛症状,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这类患者更易突发严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对疼痛不敏感,发生无症状缺血概率较高。老年人也可能因痛阈升高而忽视早期缺血症状。心脏前壁缺血若未及时治疗,心肌细胞持续缺氧会导致不可逆损伤,最终增加猝死风险。
心脏前壁缺血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并控制血压血糖。日常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每次持续20-30分钟。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时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