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股骨粗隆间骨折怎样治疗
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通过卧床制动、牵引复位、内固定手术、抗凝治疗及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该骨折通常由跌倒、骨质疏松、外伤暴力、病理性骨折或运动损伤等原因引起。
1、卧床制动
适用于稳定性骨折或手术禁忌患者。需绝对卧床6-8周,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避免髋关节内收或旋转。期间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定时翻身拍背防止肺部感染。配合双拐或助行器逐步负重,通常3个月后复查X线确认骨痂形成情况。
2、牵引复位
对移位明显的骨折可采用骨牵引或皮牵引。胫骨结节牵引需维持4-6周,重量为体重的1/7-1/10,每日测量肢体长度确保复位效果。牵引期间需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神经功能,防止过度牵引导致血管神经损伤。
3、内固定手术
不稳定骨折首选动力髋螺钉或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术中C臂机透视确认螺钉位置,避免打入关节腔。术后24小时内开始踝泵运动,48小时拔引流管,1周后坐床旁活动。术后3个月禁止患肢完全负重,定期复查防止内固定失效。
4、抗凝治疗
所有患者均需预防深静脉血栓。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或口服利伐沙班片,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治疗。用药期间监测凝血功能,观察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不良反应,高风险患者需延长抗凝至术后6周。
5、康复训练
骨折愈合后分阶段进行康复。早期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关节屈伸,中期增加直腿抬高和髋关节外展训练,后期逐步过渡到负重行走。配合超声波和红外线理疗促进骨愈合,6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骨质疏松患者需长期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摄入,每日保证优质蛋白和钙质补充,如牛奶、鱼肉及豆制品。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毫升以上,预防泌尿系感染。家属应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排便训练,定期测量骨密度评估骨质疏松程度,术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髋部X线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