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穿孔有什么症状
肠穿孔主要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腹膜刺激征、发热、恶心呕吐、休克等症状。肠穿孔可能由外伤、炎症性肠病、肠梗阻、肠道肿瘤等因素引起,需紧急就医处理。
1、突发剧烈腹痛
肠穿孔最典型的症状是突发刀割样或撕裂样腹痛,疼痛多始于穿孔部位并迅速扩散至全腹。十二指肠或胃穿孔疼痛常位于上腹部,结肠穿孔疼痛多在下腹部。腹痛程度剧烈且持续,体位改变或深呼吸可能加重疼痛。
2、腹膜刺激征
腹部触诊可发现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由于消化液或肠内容物刺激腹膜,患者常采取屈曲体位以减轻疼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是肠穿孔的重要体征,提示可能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3、发热
肠穿孔后数小时可能出现发热,体温可达38-39℃。发热源于肠道细菌和毒素通过穿孔进入腹腔引起的感染。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脓毒血症,伴有寒战、心率加快等全身炎症反应。
4、恶心呕吐
多数患者会出现反射性恶心呕吐,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或肠内容物。随着病情进展,呕吐可能加重并导致脱水。肠穿孔引起的肠麻痹可造成腹胀,进一步加重恶心呕吐症状。
5、休克
严重肠穿孔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或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休克是肠穿孔的危重并发症,需立即进行液体复苏和抗感染治疗。
肠穿孔患者应绝对禁食禁水,避免加重腹腔污染。确诊后需尽快进行胃肠减压、静脉补液和抗生素治疗。术后恢复期应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选择低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藕粉等。日常需注意腹部外伤防护,炎症性肠病患者应规律随访,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应及时就医。康复阶段可进行适度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但需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