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常见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骨折常见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法复位外固定、石膏固定、支具固定、内固定手术、康复训练等。
1、手法复位外固定
手法复位外固定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简单骨折。医生通过手法将骨折端复位后,使用夹板或绷带进行外固定。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但需要定期复查确保骨折端未再移位。常见于儿童青枝骨折或成人桡骨远端骨折等情况。
2、石膏固定
石膏固定是稳定性骨折的常规处理方法。根据骨折部位选择管型石膏或石膏托,固定时间通常需要4-8周。固定期间需观察肢体末梢血运,防止石膏压迫导致血液循环障碍。适用于胫骨、尺桡骨等长骨骨折。
3、支具固定
支具固定多用于关节附近骨折或骨折后期康复。可调节式支具既能维持骨折稳定性,又允许早期关节活动。常见于锁骨骨折、踝关节骨折等情况,具有穿戴方便、便于清洁等优势。
4、内固定手术
内固定手术适用于严重移位、粉碎性或开放性骨折。通过钢板螺钉、髓内钉等器材实现解剖复位和牢固固定,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但存在手术创伤、感染风险及二次取内固定物等问题。多用于股骨、骨盆等承重骨骨折。
5、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贯穿骨折治疗全过程。早期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防止萎缩,拆除固定后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训练,后期加入负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需在康复师指导下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
骨折后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钙质摄入。固定期间注意观察肢体感觉运动功能,按时复查X线片。康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循序渐进恢复日常活动。如出现固定松动、疼痛加剧或皮肤异常等情况需及时就医。不同部位和类型的骨折治疗方案差异较大,需严格遵医嘱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