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怎么治疗
急性乳腺炎可通过热敷按摩、抗生素治疗、中药调理、穿刺引流、手术切开引流等方式治疗。急性乳腺炎通常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乳头皲裂、免疫力下降、哺乳姿势不当等原因引起。
1、热敷按摩
哺乳期乳腺炎早期可采用热敷配合按摩缓解。用40℃左右温毛巾敷患处10分钟,之后沿乳腺管方向从乳房根部向乳头轻柔推压,帮助疏通淤积乳汁。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按摩能缓解乳腺管痉挛。操作前需洗净双手,避免暴力揉搓加重炎症。若皮肤发红发热明显或出现脓液,需立即停止并就医。
2、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乳腺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头孢呋辛酯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乳腺炎常见致病菌敏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适用于产酶菌株感染;左氧氟沙星胶囊对革兰阴性菌效果显著。用药期间应持续哺乳或排空乳汁。
3、中药调理
中医认为乳腺炎属"乳痈"范畴,可选用蒲公英颗粒、乳癖消片、夏枯草口服液等中成药。蒲公英颗粒具有清热解毒功效,能缓解乳房胀痛;乳癖消片可疏通乳络,适用于乳汁淤积型乳腺炎;夏枯草口服液能抑制细菌繁殖。服用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哺乳前需清洁乳头残留药液。
4、穿刺引流
形成乳腺脓肿时需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抽脓。医生会局部麻醉后,用穿刺针抽出脓液并冲洗脓腔,必要时留置引流管。该方式创伤小,能保留哺乳功能,适用于脓肿直径小于5厘米的病例。术后需定期换药,配合抗生素治疗,哺乳时避开针眼位置。
5、手术切开引流
多发脓肿或穿刺治疗无效时需手术切开引流。医生会在脓肿最低位作放射状切口,充分排脓后放置引流条。严重者需停止哺乳并用溴隐亭片回乳。术后每日更换敷料,使用头孢克肟胶囊等抗生素预防感染,伤口愈合后需按摩瘢痕防止乳腺管粘连。
急性乳腺炎患者应保持每日8次以上哺乳频率,哺乳前后清洁乳头,采用摇篮式等正确哺乳姿势。饮食宜清淡,多饮水,适量进食丝瓜、蒲公英等通乳食材,避免高脂肪食物。穿戴无钢圈哺乳文胸,夜间避免压迫乳房。出现发热超过38.5℃、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或脓性分泌物时,须立即就医。治疗期间可继续母乳喂养,仅脓肿形成或使用特殊药物时才需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