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心肌缺血如何正确饮食
心脏病心肌缺血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高膳食纤维的饮食原则,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抗氧化食物摄入,避免高糖高胆固醇饮食。
一、控制钠盐摄入
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钠离子过量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心脏负荷。可选择天然香辛料替代食盐调味,如葱姜蒜、柠檬汁等。
二、限制脂肪总量
减少动物油脂和反式脂肪酸摄入,每日烹调油用量不超过25克。优先选择橄榄油、茶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避免油炸食品、肥肉、奶油等高脂食物,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三、增加膳食纤维
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选择燕麦、糙米等全谷物及西蓝花、菠菜等深色蔬菜。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吸收,改善糖代谢。水果宜选择低糖品种如草莓、苹果,每日200-350克。
四、补充优质蛋白
适量摄入鱼类、禽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每周吃鱼2-3次,优先选择三文鱼、鲭鱼等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每日鸡蛋不超过1个,避免蛋黄过量摄入。
五、抗氧化营养素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种子类食物。番茄红素、花青素等植物化学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通过摄入番茄、紫甘蓝等食物补充。
心肌缺血患者需建立规律饮食习惯,采用少食多餐方式减轻心脏负担,避免暴饮暴食。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减少高温烹调产生的有害物质。注意保持适宜体重,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同步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定期监测血脂血糖指标,根据营养师建议调整膳食结构,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