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肌筋膜炎疼痛特点有哪些
腰背肌筋膜炎的疼痛特点主要有局部钝痛、活动受限、压痛敏感、反复发作、晨起加重等。该疾病多因劳损、受凉或姿势不当引发,需结合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确诊。
1、局部钝痛
疼痛多表现为腰背部持续性酸胀或沉重感,疼痛区域边界模糊,可向臀部放射。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站时症状明显,热敷或轻度活动后可能缓解。查体可见肌肉紧张但无神经根刺激征。
2、活动受限
因炎症导致肌肉保护性痉挛,患者常出现弯腰、转身等动作困难。急性期可能因疼痛完全不敢活动,慢性期则表现为动作迟缓。这种受限与椎间盘突出引发的根性疼痛不同,无下肢放射痛表现。
3、压痛敏感
在病变肌肉的起止点或肌腹处可触及明显压痛点,按压时疼痛剧烈且可能诱发远处牵涉痛。典型体征包括触发点现象,即按压特定点位会引发规律性跳痛。这些点位多位于腰骶交界处或髂嵴附近。
4、反复发作
症状常因劳累、受凉或情绪紧张诱发,具有迁延不愈的特点。发作期可持续数日至数周,缓解期仍可能残留隐痛。寒冷潮湿环境易导致复发,部分患者存在季节性加重规律。
5、晨起加重
夜间肌肉静息后血流减缓,晨起时疼痛最为明显,活动后逐渐减轻。这与退行性脊柱病变的晨僵现象不同,通常30分钟内可缓解。严重时可能影响翻身和起床动作。
腰背肌筋膜炎患者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维持单一姿势,建议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睡眠选择硬板床,腰部可垫薄枕维持生理曲度。急性期可局部热敷,温度不超过50℃,每次15-20分钟。日常可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核心肌群力量,但应避免突然扭转或负重动作。饮食上适当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有助于减轻肌肉炎症反应。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下肢麻木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脊柱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