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出疹子怎么治疗
发热出疹子可通过物理降温、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治疗、皮肤护理、对症支持等方式治疗。发热出疹子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免疫系统疾病、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采用温水擦浴或退热贴。避免使用酒精擦浴,婴幼儿可松开包被散热。持续高热需配合药物降温,同时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2、抗病毒药物
病毒感染引起的疹子如幼儿急疹、手足口病等,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分散片等抗病毒药物。疱疹性咽峡炎需配合口腔喷雾剂缓解疼痛。
3、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如猩红热需使用青霉素V钾片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用药前需进行咽拭子培养确认病原体,完成规定疗程防止复发。出现药物过敏皮疹应立即停药。
4、皮肤护理
保持皮疹部位清洁干燥,瘙痒明显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水疱未破溃前避免抓挠,继发感染需涂抹莫匹罗星软膏。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减少摩擦刺激。
5、对症支持
过敏性紫癜需卧床休息,关节肿痛可短期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川崎病患儿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时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发热出疹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流质食物,避免海鲜、鸡蛋等易致敏食物。婴幼儿需勤换尿布预防尿布疹,学龄儿童暂停体育活动。皮疹消退后仍要观察1-2周,出现心悸、关节肿痛等异常及时复查血常规和心肌酶谱。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皮肤修复,但不可自行使用激素类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