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如何治
半月板损伤可通过保守治疗、关节腔注射、关节镜手术等方式治疗。半月板损伤通常由运动创伤、退行性变、关节不稳等因素引起。
1、保守治疗
适用于轻度撕裂或退行性损伤。急性期需遵循RICE原则,即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慢性期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配合超声波或低频脉冲电刺激促进修复。使用支具限制膝关节活动范围,避免进一步损伤。
2、关节腔注射
对于伴有明显滑膜炎的患者,可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关节腔注射,每周1次连续3-5周。严重疼痛时可短期使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但每年不超过3次。注射后需保持膝关节制动48小时。
3、关节镜手术
Ⅲ度以上撕裂需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通过刨削器修整撕裂缘。桶柄样撕裂可选择半月板缝合术,使用全内缝合系统或由内向外缝合技术。术后需佩戴可调式支具,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
4、康复训练
术后2周开始被动关节活动,4周后增加抗阻训练。使用等速肌力测试仪评估股四头肌与腘绳肌肌力比值,针对性加强薄弱肌群。水中步行训练可减少关节负荷,建议每周3次持续3个月。
5、生物治疗
对于年轻患者的红区损伤,可尝试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骨髓刺激术通过微骨折技术促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形成纤维软骨修复组织。这些方法需联合支具固定6-8周。
半月板损伤患者应控制体重以减轻关节负荷,BMI建议维持在18.5-23.9之间。避免爬山、深蹲等增加膝关节剪切力的运动,推荐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活动。日常行走可使用带有缓冲垫的鞋具,补充硫酸软骨素和胶原蛋白可能有助于软骨修复,但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术后康复期间应定期复查MRI评估愈合情况,若出现关节交锁或突发肿胀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