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肾病综合征复发原因

50061次浏览

肾病综合征的易发人群是七岁以上的儿童,一般情况下,患者在病情好转后不久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复发,而且是反复的复发,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伤害。那么,造成该病反复复发的原因是什么呢?以下是详细介绍:

1.患者的遗传性

研究人员发现:肾病综合征复发与白细胞抗原性有关系,而且这种抗原性是由遗传决定的,不能改变的。

2.感染

很多患者病情复发与感染有关系,尤其与病毒性上呼吸道炎有关。患者一旦感冒,就会造成尿蛋白呈阳性,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水肿。另外需要提醒:有的患者感冒好转后,蛋白尿并不会消失,必须激素加量才行,因此,患者和家属平时千万要注意感染和感冒。

3.长期大量使用泼尼松

长期使用泼尼松药物会造成患者肾上腺出现皮质萎缩,患者停药后也不会在分泌激素,因此,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病情复发。所以,提醒患者尽量少服用对肾脏有害的药物。

4.用药不规范

一些患者自作主张,缩短疗程,自行的停用激素药物,或者该用中药治疗。其实这种做法非常危险,非常容易引起病情复发,还可能造成激素治疗无效,因此,警告患者及家属一定要谨遵医嘱,按照医生的要求按时服药。

相关推荐

02:17
肾病综合征能同房吗
肾脏病只是涉及到泌尿系统,而生殖系统跟泌尿系统是两个分开的系统。对于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可能由于他的低蛋白血症或者是大量蛋白尿,自身的情况会受到影响,比如说有严重的乏力、水肿等。但是对于做一些轻的体力劳动或者是同房等不需要消耗很大体力的活动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可以在患者自身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正常的生活。当然对于肾病综合症的患者来说,由于他还需要用各种药物,比如说降压药、免疫制剂,可能对他内分泌系统中雄激素和雌激素的分泌有影响,但是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是不影响进行正常的性生活。
02:14
肾病综合征能生育吗
肾病综合征的患者不是绝对不能生育。如果控制比较好或完全缓解的情况下,患者是可以考虑进行妊娠以及生育的。假如说患者肾病综合征控制得并不好,这个时候要是非得生育的话,那可能随着妊娠的进展,对母亲和胎儿都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如果在妊娠的后期,患者蛋白尿量比较大,肾脏病有可能会加重,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妊娠相关并发症,比如妊高症或者是肾功能受到明显损伤,同时在患者第一白蛋白血症不能改善的情况下,胎儿可能会出现低体重儿,对小孩儿的健康也有所影响。所以我们建议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在尿蛋白以及肾功能血压控制得比较好的情况下,进行妊娠和生育。
02:04
肾病综合征需要换肾吗
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是否需要换肾,主要是看患者到了疾病的哪个阶段。如果患者已经到终末期肾脏病——尿毒症阶段的话,是可以考虑换肾的。像原发的肾小球疾病,比如说膜性肾病或者是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这一类的肾病综合征,它随着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脏病的,是有可能不用到终末期肾脏病再进行肾移植,患者是不会复发的。但是比如igA肾病是可能会复发的。所以肾病综合征是否需要进行肾移植,还是要看它到了哪个程度。
02:05
膜性肾病需终生服药吗
膜性肾病大多数人群不需要终身服药。一般来说,根据蛋白尿、血浆白蛋白的情况,膜性肾病可以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大部分膜性肾病人群经过规范性的治疗,蛋白尿的情况都能得到缓解,不需终身用药;但是少数药物不敏感或者是治疗不规律或者是反复发作的人群,可能需要长时间的用药。
肾病综合征能同房吗
肾病综合症一般是可以同房的。如果是在病情比较稳定的时候,没有严重的浮肿、肾功能损害的情况下可以同房,但是一定不能过于频繁,需注意节制,才有利于肾脏的康复。慢性肾炎、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如果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不主张同房,可能加重疾病病情,不利于肾脏的康复。在同房的时候要注意局部卫生,一定要注意防止出现感染、劳累,这样会加重肾脏损害。一定要采取避孕措施,女性怀孕之后可能会导致病情的反复。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11

70151次收听

中药治肾病综合征
中药治肾病综合征方法有什么呢,患者们往往会忽视肾病综合症病情,肾病综合症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反应性炎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症候群,肾病综合症早期症状常不明显,轻易被忽略,发展到晚期可引起肾功能衰竭,严重威胁病人的健康和生命。
肾病综合征能游泳吗
肾病综合征能游泳吗,或许有些患者会问到这个问题,夏天,天气炎热,为此,许多人都想去游泳,但有肾病能游泳吗?肾病游泳这件事情表面上看起来算不得大事,但实际上,有肾病能游泳吗还是有说的必要,因为游泳这件事对肾病患者来说可能潜藏危机。
推荐肾病的预防措施
推荐肾病的预防措施!肾病是多种肾脏疾病的综合,可包括延缓肾衰竭、妊娠肾衰竭、急性肾衰竭等不同类型及多个时期的肾衰竭。患者可有以下症状,像是高血压、贫血、全身浮肿、心律改变、呼吸急促等。可见其危害是很大的,另外,肾病的并发症也是极其严重的。肾病怎么预防1、患者应当谨慎的用药。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用药应当
肾病综合征最突出的体征
肾病综合征不是一独立性疾病,而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症候群,肾病综合征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大量蛋白尿是肾小球疾病的特征,在肾血管疾病或肾小管间质疾病中出现如此大量的蛋白尿较为少见,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为您介绍肾病综合征最突出的体征是什么。
肾病综合征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肾病综合征早期有小便异常症状;皮肤出现皮纹,伴随贫血、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出现。
肾病综合征预防措施有哪些
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发病诱因,可有感染,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者寄生虫感染,还可见于接触某些化学制剂或服用某些药物后,吸烟、吸毒也是诱发肾病综合征发病的因素。部分病人还有遗传易感性。但多数病人是没有明确的诱因情况下引发的肾病综合征,所以,我们平常应该坚持锻炼,增强体质,避免各种感染,同时对于某些可以诱发肾脏疾病的药物和化学制剂尽量避免使用和接触,戒烟、禁止吸毒,也对减少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有一定帮助。直系亲属中有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人群,应该加强每年尿常规和肾功能的定期检查,避免贻误病情。同时因为肾病综合征常没有典型的症状或仅表现为水肿,所以对于有水肿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耽误病情。
语音时长 02:22

2020-02-12

54895次收听

肾病综合症的早期症状
肾病综合症分为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和继发性肾病综合症。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是指不明原因肾小球疾病,导致肾脏病变。继发性肾病综合症主要是由于系统性的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肿瘤等各种因素导致的肾病综合症。一旦出现肾病综合症以后,早期的症状就会出现水肿,尤其是眼睑、颜面部的水肿最为明显。也会出现尿中泡沫增多,有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大于三点五克以上。血的白蛋白低于30克/升,患者可以有高脂血症。另外患者还会表现有腰酸、全身乏力、腹胀、不想吃东西,特别容易疲劳,活动以后感到气喘。当然有些人会表现有关节疼痛、皮疹、性欲下降、怕冷等各种症状。
语音时长 01:33

2019-12-10

56822次收听

肾病综合征可以治好吗
肾病综合征能治好吗?我们说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特点,就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浮肿,那么,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在我们临床所见,它是多种多样的,比方说一些原发性的疾病,其实肾病综合征表现为微小病变也就是说,病变相对比较轻,在临床上治疗,这些病人,绝大部分病人,对激素治疗比较敏感。所以大部分病人都能够完全治好,当然它可能激素敏感的时候,又是个激素依赖,它会容易复发。还有一些病人,表现为局灶节段硬化或者膜性肾病,那么以目前临床的治疗手段和药物来看的话,就是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一些生物制剂。绝大部分病人,他是可以得到一个缓解的,所以这一类病是可以治好的,当然也有一些继发性的肾小球疾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比方说,狼疮性肾炎也可以表现肾病综合征,用激素免疫制剂、生物制剂它的效果也比较好。当然也有一些,比方说糖尿病肾病,随着糖尿病的进展,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常常有肾功能的异常,那么这个时候治疗的话。它的病变总是向前发展的,很难把它完全治愈,但是只要能够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能够延缓肾功能的进展,那么还有一些比较难治性的肾脏疾病,比方说淀粉样变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就非常困难,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像纤维样肾小球病等等,这些疾病表现肾病综合征,它的预后就不一定像微小病变、像膜性肾病这些治疗效果那么好了。
语音时长 01:46

2019-11-11

63705次收听

肾病综合征有什么症状
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病期可出现水肿、高压血、下肢粗细不同、呼吸道疾病、肾病等等。一、水肿:轻的病人可能主要是出现下垂部位,比如足踝部、小腿胫前的水肿;严重的病人可以肿到大腿,低白蛋白血症很厉害的病人会出现腹水,甚至出现胸腔积液。二、因为水钠潴留引起高血压,也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症状。三、因为肾病综合征有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如果并发下肢静脉血栓会出现血栓的症状,出现双下肢不一样粗细。四、如果病人有合并感染,还会出现咳嗽、咳痰等肺部感染,或者是其部位感染的表现。五、有的病人合并急性的肾功能不全,这类病人可能会出现少尿、水潴留,有高血压、血肌酐明显的升高。
语音时长 01:16

2018-09-21

54778次收听

02:11
肾病综合征好治吗
肾病综合征治疗一般包括三部分:一般的支持治疗、对症治疗和主要治疗(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第一,一般治疗。凡有严重水肿、低蛋白血症者需卧床休息。水肿消失、一般情况好转后,可起床活动。第二,对症治疗。利尿消肿一般包括噻嗪类利尿剂、潴钾利尿剂、袢利尿剂、渗透性利尿剂、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尿蛋白一般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第三,主要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治疗、细胞毒性药物或免疫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