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怎么了
肺结节可能是由炎症、结核、良性肿瘤或肺癌等疾病引起的肺部异常影像学表现。肺结节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定期随访、抗感染治疗、手术切除、病理活检、靶向治疗等。
1、定期随访
对于直径小于8毫米的肺结节,若无恶性特征,通常建议3-6个月复查胸部CT。随访期间结节无变化可延长复查间隔,持续2年稳定可视为良性。随访能避免过度治疗,适用于多数偶然发现的微小结节。
2、抗感染治疗
部分炎性结节经2-4周抗生素治疗后可能吸收。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治疗期间需观察咳嗽、胸痛等症状变化,治疗无效需考虑其他病因。
3、手术切除
直径超过15毫米或具有分叶、毛刺等恶性特征的结节,可能需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术后需进行病理检查明确性质,早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手术适用于高度怀疑恶性的实性结节。
4、病理活检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或支气管镜活检可明确结节性质。活检结果决定后续治疗方案,腺癌、鳞癌等不同类型需个体化处理。存在出血、气胸等风险,需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后实施。
5、靶向治疗
确诊为晚期肺癌伴基因突变者,可使用吉非替尼片、奥希替尼片等靶向药物。治疗前需检测EGFR、ALK等驱动基因,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腹泻等。需定期评估疗效并监测耐药情况。
发现肺结节后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减少厨房油烟暴露,保持居住环境通风。适量食用西蓝花、胡萝卜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避免过度焦虑。若出现咯血、持续胸痛、体重下降等症状需立即就诊,长期接触石棉、氡气等高危职业者建议每年低剂量CT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