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内膜癌是什么
宫颈内膜癌是原发于宫颈管内膜腺上皮的恶性肿瘤,属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之一,早期可能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或排液。
1、病因
宫颈内膜癌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密切相关,其他诱因包括长期口服避孕药、多产、吸烟及免疫抑制状态。部分患者存在PTEN、PIK3CA等基因突变。
2、病理特征
组织学以宫颈管腺癌为主,可见恶性腺体结构浸润间质。根据分化程度分为高、中、低三级,黏液腺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是常见亚型。
3、临床表现
早期可无症状,典型表现为接触性出血、绝经后出血或血性阴道排液。晚期可能出现盆腔疼痛、排尿困难及消瘦等全身症状。
4、诊断方法
需结合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活检确诊。影像学检查包括盆腔MRI评估局部浸润,PET-CT排查远处转移。
5、治疗原则
早期以根治性子宫切除为主,中晚期采用放疗联合顺铂化疗。靶向治疗如贝伐珠单抗可用于复发转移病例。
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是预防关键,建议21岁以上女性每3年做宫颈细胞学检查,30岁以上可联合HPV检测。保持单一性伴侣、接种HPV疫苗、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治疗后需长期随访监测复发迹象,注意维持正常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