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崴了伤到筋了的症状有哪些
脚崴了伤到筋的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肿胀、淤血、活动受限、关节不稳等。踝关节扭伤可能由韧带拉伤、撕裂或关节囊损伤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损伤程度。
1、局部疼痛
踝关节外侧或内侧出现持续性锐痛,尤其在负重或活动时加剧。可能与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等结构损伤有关,常伴随压痛感。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缓解疼痛。
2、肿胀
损伤后数小时内出现软组织肿胀,严重时可见踝关节轮廓消失。肿胀程度与毛细血管破裂、组织液渗出相关,早期冷敷有助于减轻症状。若肿胀持续加重需排除骨折可能。
3、淤血
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皮肤青紫,多出现在扭伤后24-48小时。淤血范围可反映损伤严重程度,广泛淤血提示可能存在韧带完全断裂。可配合迈之灵片、地奥司明片等改善微循环。
4、活动受限
因疼痛和机械性阻碍导致踝关节背屈、跖屈功能下降,行走时出现跛行。可能与韧带松弛、关节对位异常有关,需通过MRI检查评估韧带完整性。康复期可进行踝泵运动恢复活动度。
5、关节不稳
慢性期可能出现踝关节松动感或反复扭伤,提示韧带愈合不良。与距骨倾斜试验阳性、前抽屉试验阳性等体征相关,严重者需考虑踝关节稳定术。急性期使用踝关节支具可提供临时保护。
踝关节扭伤后应遵循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急性期避免热敷或按摩。恢复期逐步进行平衡训练和肌力练习,如提踵运动、弹力带抗阻训练等。选择硬底高帮鞋可提供额外支撑,运动时使用肌内效贴布预防再损伤。若3周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关节卡压感,需复查排除隐匿性骨折或软骨损伤。